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路杨 《消费导刊》2012,(2):163-163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穰.是金融学专业艟要的。j基础理论课,对培养合格的金融学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差异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希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以其对国民经济巨大的影响力和对其产业独特的"放大效应"被定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即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缺口。基于此,金融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专业实操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对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型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此种情况下,应用型金融学专业培养出符合金融机构需求的人才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由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金融学在非金融专业教学中同样受到重视。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目前金融学教学存在学生起点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灵活、师资力量薄弱、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考试模式等对策,以促进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指的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应用型金融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分层次、分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金融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4,(6):177-178
<正>一、金融专业现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离开实践的金融学就是空洞的理论。所以,培养金融专业的人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尤其对定位于培养综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我校金融专业来说,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金融实验教学担当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重任。但是,目前金融实验教学中,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6.
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学专业是培养社会所需经济人才的支撑性学科。理论教学是金融学专业教学的基础,应改变现阶段理论教学的弊端,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队伍建设水平。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建设完备的实践教学环境;完善实践教学配套性措施;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发展,才能取得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浦发银行柳州支行实践教学合作的案例说明。可以从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角度来突出实践教学,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资源,转变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扎扎实实地实习,从而真正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衡量当今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金融学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是当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那么,三本院校也就面临转型改革的局面,专业设置的优化和课程改革成为了紧迫的议题。其中,就涉及到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相关问题,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同时,简单提出了几点对学科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迅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才面临较大缺口,互联网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不足,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是必然之举。若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发展,应转变培养理念和教学目标;注重学科交叉、打造本校独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的互联网金融师资队伍,拓展师资来源;设置创新创业与素质提升平台;加强学生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开展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校企之间合作存在着诸多限制性因素,所以应用型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一直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沈阳工学院金融学专业经过多年系统的探索与思考,构建了"专业实践课外包"这一互利共赢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真正意义上突破了校企合作有名无实的现状,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追本溯源,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目标,提出以KASH为导向的育人中间目标.通过对实践教学的理论定义进行阐述,对实践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实践教学的误区,并结合金融机构培训体系与财经类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差异,提出以KASH为导向的金融学科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建...  相似文献   

13.
金融学学科发展给本科教学带来挑战,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观念受到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的挑战,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质量第一,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通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精品课程、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教改保障体系和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金融学是大学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个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金融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在金融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结合课堂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需注意的问题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笔者对应用该教学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以经管类专业中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结合实例探讨了高等数学如何为专业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更应该发挥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特点,保证高职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实践性教学领域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且初见成效。但应该看到,已有的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人从多年金融实践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各高职院校目前的校内实践教学现状,就如何有效促进校内金融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要实现转型发展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地方产业.通过分析广西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现状,提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要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提升与区域产业的结合度;依托企业力量,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借助企业专家力量,提升教学质量评估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与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纷纷设立国贸专业,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改革目标,积极实施专业转型。深化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中仍存在:重视不足与认识执行偏差,制度不完善与实施低效,专业基础薄弱与资源配置不合理,观念引导不足与学习主动性弱等问题与不足。亟需重视转型改革与统筹规划布局,完善制度建设与综合精准施策,夯实专业基础与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观念引导与提升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实施形式,突破了学校依赖企业接纳学生,企业依赖学校补充人力资源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等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转变,有利于发挥企业、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金融学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必须构建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指导教师跟踪制度、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与用人单位访问制度,加强从业资格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金融学课堂上的教学特点来对金融学课堂进行解析,发现现今在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针对金融学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金融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