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acebook曾数次传出IPO消息,但最终都以获取私募资金而告结。隐私——这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由于其IPO而变得更加锋利。  相似文献   

2.
何谓IPO?     
当下,我国企业家对IPO是趋之若鹜,大多数的企业家部十分羡慕上市公司,认为上市是一种荣耀,不想让自己企业上市的企业家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3.
李丹丽 《消费导刊》2013,(11):32-32
过去14个月,有700多家公司向中国证券会提出在上海或深圳IPO的申请,但没有一家获得批准。在目前IPO整体环境低迷、首发上市融资受阻、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C/PE)退出渠道缺乏的多重压力下,不少“终止审查”的项目转向并购重组之路,拟借壳上市。在此情况下,2013年的A股市场上借壳上市从“零星的现象”演变成为“群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2012年初,年轻的扎克伯格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财经人物之一。而让他成为焦点的事件无疑和他一手创办的社交网站Facebook申请上市有关,日前,Facebook正式向SEC提交IPO申请,拟融资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私募股权投资特征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其在一级资本市场的高活跃度和对公司治理的高参与度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私募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国内在该方面的实证研究却几乎空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私募股权的具体特征——私募股权性质和私募股权股东个数——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外资私募,内资私募对于IPO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只有单一私募股东入股比有多个私募股东并存的治理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6.
私募股权投资入股期限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数据不易获得,国内在该方面的全面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不同期限私募股权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发挥正面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长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抑制正向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而短期私募股权投资抑制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7.
《商》2015,(45):196-19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了公司和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一些初创型企业和新产业的领域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其中,完成私募股权投资、实现投资者利益的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退出环节。当前我国主板市场IPO重启,新三板迅速成长,在全国各地也引发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新浪潮。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预测,有利于更好理解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投资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阿里巴巴于美国时间9月19日23:53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报92.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截至收盘,阿里巴巴股价报93.89美元,较发行价涨幅达38.07%,市值达2314.39亿美元,并一举超越Facebook成为仅此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从私募股权和天使资本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其主要内容有:通过私募股权机构,相关人员要明确地认识到股权投资市场的周期性规律。然后在创业板企业发展中,要优先考虑天使资本,进行股权融资,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后,监管机构要加强引导,鼓励私募股权机构理性分析投资对象并进行长期投资。通过这些内容,相关人员能够更加明确两个内容对IPO抑价的影响,企业能够科学决策,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制度建立也日趋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将近三十年,在促进资本市场完善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基金退出渠道尚不完善,尤其在IPO退出方面以及法律制度方面,IPO退出渠道阻塞影响了基金的顺利退出。文章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IPO退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IPO退出方面的制度建设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商》2016,(9):178-179
自创业板成立以来,便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环保行业的25家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样本公司上市前一年、上市当年及上市第二年的经营业绩为基础,对样本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募集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样本企业募集资金投入率、公司成立年限正相关于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层持股负相关于募集资金使用效。  相似文献   

12.
进入7月以来,气势一贯如虹的大盘在创出年内新高1757.47点后变得抖抖忽忽起来,继而急风暴雨,让市场一时找不着北:7月13日,沪市经历了一次“黑色星期四”的暴跌,上证指数一天之内下挫超过84点,半数A股跌幅超过7%,超过200只非ST股票收于跌停位置;紧接着,到一周后的19日,上证指数再遇“黑色星期四”,较前一交易日大跌2.32%;7月27日,大盘开始阴跌不断,8个交易日跌去150点……  相似文献   

13.
陈玮 《新财富》2009,(5):48-49
2000年追逐创业板概念,2007、2008年追逐Pre—IpO概念,许多PE在这两次追逐中很受伤。PE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是企业的持续成长性而非IPO概念。创业板来了.本土PE也要回归投资的本质,忘掉创业板,忘掉IPO,关注并帮助企业成长,以避免追逐中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钱婧 《消费导刊》2011,(8):71-72
自2007年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上市后,城商行的A股IPO就被搁置,三年内无一家成功上市。前不久农行、光大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未上市的已寥寥无几,加上重庆农商行在H股成功上市的冲击效应,使得IPO的聚光灯再次聚焦城商行。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就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出现的IPO契机,为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改善上市环境以便早日上市提供相关建议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建波 《商》2014,(6):228-228
IPO抑价一直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异常现象,一直困扰着无数的研究者,不少学者对其刻苦钻研,呕心沥血。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也是浩如烟海,莫哀一是。本文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国外不同研究框架下的理论模型、基于国外理论的国内研究及实证、国内经济制度环境下IPO抑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工商银行在本周完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IPO。这让我想起9年以前,当时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也需要上市,集资额是42亿美元。当时如果没有90%被美国资金收集的话,这个IPO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今天,工商银行IP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1日,优酷(NYSE:YOKU)在北京召开“优酷影视综艺,优酷出品2011全媒体战略发布暨2011黄金资源推介会”,这是优酷成功登陆纽交所后的首次重装回归,高调亮相。  相似文献   

18.
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是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类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私募股权投资在企业IPO盈余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股权制衡是公司治理的另一重要治理机制,两种机制之间究竞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本文从IPO盈余管理视角,以2003-2011年全部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替代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9,(18):100-100
2009年7月,大门紧闭了8个月之久的IPO重新开闸,桂林三金、万马电缆等企业拔得头筹,成为IPO开闸后的首批申请成功企业。根据有关统计,截至8月19日,IPO实际募集的资金额达708亿元,是去年IPO融资额的五倍。在企业募得大量资金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拥有亿万市值的新富。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9,(2):122-122
项目概况:杭州市某知名企业,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豆制品加工设备,是行业内龙头企业。公司2007年主营收入1.2亿元,净利润190万元,2008年主营收入2.5亿元,净利润1500万元。公司自主开发各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显著的品牌号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