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圈竞争     
辐射能力不比长三角 在“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日益崛起和开发西部的浪潮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在东部沿海“三足鼎立”之势已形成。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对比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珠三角的名号不再那么响当当了。昔日借改革开放之机而红极一时的珠三角在发展后劲上有些吃力。  相似文献   

2.
史千禾 《价值工程》2023,(25):35-38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将城市群发展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作用分解为4大驱动要素,应用LMDI构建了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模型,并对中国6大城市群2012-2020年间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总体上,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中国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力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4大要素对各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展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推动作用明显,对其他城市群推动作用较小,人口增长对长三角、珠三角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推动作用显著,能源强度对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作用比较显著,且波动较大,能源结构对各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增长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国土经济》2014,(5):44-44
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5月16日下拨专项资金80亿元,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其中京津冀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张光丞 《英才》2006,(2):28-28
尽管一些国人将环渤海都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称为中国的三大都市圈,但实际上环渤海都市圈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物流时代》2011,(7):58-58
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以福州为基地,联结海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华中、西南六个片区物流中心,经营网络覆盖全国。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战略使命(一)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21世纪以来,中国相继出现“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哈长、长三角、中原、珠三角、关中平原”等8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竞争力领先全国,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相继提出,标志着各大城市群将进一步持续承担起提升区域综合影响力、拉动全国发展的国家使命。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之外的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在推动我国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京津冀区域又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有所不同,京津冀地区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目的在于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促进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界》2002,(4)
经济学家赵令彬近日撰文认为,建立超级都会是沿海地带经济再上台阶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及华中三角  相似文献   

9.
从近期看,中国经济要依赖中部快速增长来摆脱困境显然勉为其难;从长期看,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上海物流》2005,(6):26-26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名单,80%以上的百强县(市)公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江苏昆山市列榜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业管理》2011,(4):I0036-I0037
金地物业成立十八年来。不断创新、成长、超越,以管理范围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各区域大中城市、管理类型涵盖各类物业形态的骄人业绩,雄踞中国物业管理企业前列。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沿海三大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协作研究的热点,在研究时间段、重点内容、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方面都有差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协作空间布局分别是"中心-外围""一主多副"和"多中心"模式;资源禀赋方面分别是内资驱动、内外联动和外资驱动模式;沿海三大区域产业协作的强弱与市场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关系;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产业协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沿海三大区域产业协作的研究对产业协作政策的效果评价,政府作用,微观主体的跟踪,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与途径四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由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等构成的新区域增长力量,对各自周边地区已产生辐射与带动效应,它们正将现有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中国具有这种意义的经济圈,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外,还有环渤海地区。如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杨开忠教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构建表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最小二乘等方法研究了三大经济圈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物流业产值总和占全国总额比重较高;在2003-2013年研究样本内三大经济圈指标权重具有较高共性,两者发展支撑要素趋于一致;其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具备相互促进的作用,且物流竞争力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更显著,物流竞争力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高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究》2005,(4):4
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经历了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一波波区域开发浪潮之后,现在轮到中部发力了。  相似文献   

17.
在成功耕耘十二年后,凯德置地在中国已是根深叶茂,但目前的现状仍不能满足凯德置业对中国市场的热切期望。在成功开发长三角、京津塘两大区域市场后,凯德置地进入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市场,全面启动华南业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因劳动力、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也迫切需要新的增长极。从宏观经济竞争力、发展基础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三个层面构建增长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竞争力远超其他经济圈,而中三角、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竞争力相差不大。综合这几大经济圈的竞争力分析,中三角才是第四极的最佳归属。这一结论可以对我国第四极的发展起到预测和指导作用,从而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区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批准了长三角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的启动在2004年的10月.同时启动了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长江三角洲规划的编制花了五年半的时间.在五年半的区域规划编制中,形成了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批复了长三角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是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占中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其中,长三角占到20%,京津冀占10%,珠三角占10%.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兵分三路"分别到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调研。《货运车辆》杂志记者跟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戴定一副会长一行在中部地区的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