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日子。回首5年前,在中国入世谈判中,质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入世5年来,我国质检部门在履行入世义务、享受WTO成员权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同时,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纷繁复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我国如何协调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质最监督检验枪疫总局局长李长江。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日子。入世5年来,我国质检部门在履行入世义务、享受WTO成员权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甲成效如何?同时。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纷繁复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我国如何协调应对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日子。回首5年前,在中国入世谈判中,质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入世5年来,我国质检部门在履行入世义务、享受WTO成员权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同时,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纷繁复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我国如何协调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  相似文献   

4.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11月10日,我国终于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于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在中国即将走完入世长征的喜庆时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入世对我国质检工作的积极意义、质检系统在复关和加入WTO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加入WTO后应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门时报社和中国质量报社记者的联合采访。问:李局长,这几天,全国质检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全国人民一起,沉浸在WTO批准我国加入该组织的喜庆气氛之中。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请你从质检工作的角度谈一谈加入WTO对我国有哪些积极意义?答:WT…  相似文献   

5.
质检文化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战略、质检形象、品牌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综合,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质特征,以激发调动质检职工创新能力,增强内部凝聚力的新型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体现了以人才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入世后在质检市场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具有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特色的质检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之后, 不仅会对工业、农业、科技、经济、贸易、服务等各行各业产生极大的振荡和冲击,同时,也会给省级质检机构带来影响。本文仅就省级质检机构如何应对入世谈点肤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入世对质检机构带来的挑战 1.国外(境外)检验机构进入中国检验市场将带来严重的竞争压力 在入世协议中,中国政府承诺,加入WTO两年后,允许境外资本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检验市场,五年后,允许独资进入。国外检验机构具有雄厚资本,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先进的检测手段,一旦进入中国检验市场,将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一些水…  相似文献   

7.
新的《产品质量法》将质检机构完全中介化并完全推向市场,脱离了与质量技监局的利益关系,使质检系统在新世纪面临关系着生死存亡压力的挑战。质检系统路在何方?搞好产品合格证监制,促进企业自觉接受质检机构检验当前,企业产品质量合格证是由其本身发放,缺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有效监督。由于消费者一般都对产品质量缺乏鉴别能力,极易被企业自制合格证所迷惑。同时。重庆面临即将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企业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入世”后取得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笔者建议重庆质监部门可趁“入世”与西部大开发之机对企业产品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世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质检机构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的监督职能已逐步淡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质检机构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发展方向等方面,如何与时俱进,加快改革步伐,使质检工作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已成为今天所有质检机构和质检人员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加快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改革步伐,提高检测机构综合竞争力的同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质检机构的市场化运作。如何摆脱传统的监管模式,开场新的服务思维、服务理念,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服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质检机构走出困境,重塑辉煌的重要环节。一、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WTO以后,境外的质检机构就会步入我国的检验市场,这样对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与美国、欧盟签署了中国“入世”后5年内全面开放检验服务市场的协定。毫无疑问,“入世”后,那些觊觎中国检验市场已久的外国检验机构都将纷至沓来。与国外一些跨国著名检验机构资金雄厚,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成熟的运作经验,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相比,我国的检验机构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检验手段,还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与国外质检机构有很大的差距。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生命力强的检验机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严峻课题。 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的检测市场刚刚建立,便遇到了“入世”的严峻挑战。面对“入世”,大大小小的质检机构究竟向何处去?从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中我们可略知一二。在这个问题上,《产品质量法》从当今瞻顾了未来,既对依法设置的、依法授权的作了约束,也对成为或即将成为中介组织的作了规定。用权威人士的话说,绝大多数质检机构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中介组织,这个“今后”将是不远的将来。一年不短,三年不长。总之,大势不可扭转,开放不可抵挡。祈望能在政府大树之下永远免费乘凉者,该觉醒了!(二)过去,基本处于政府垄断、条块分割局面的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WTO”无人不知.但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人并不多。尤其是作为入世的主体——企业.对加入WTO究竟应该怎样应对?如何接轨?如何进入世界市场?仍有些迷惑.惶然。为此.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我国入世谈判专家组成员、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原特别助理、现任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博士。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与美国、欧盟签署了中国“入世”后5年内全面开放检验服务市场的协定。毫无疑问,“入世”后,那些觊觎中国检验市场已久的外国检验机构都将纷至沓来。与国外一些跨国著名检验机构资金雄厚,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成熟的运作经验,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相比,我国的检验机构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检验手段,还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与国外质检机构有很大的差距。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如何建立一个适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2001年过去了,充满希望的2002年已经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支持本刊的朋友们致意,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2001年是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在我们为申奥成功、入世等欢呼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责任的重大。质检部门是履行我国入世承诺、承担入世后有关规则实施的重要机构,职责扩展了,但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既有对思想观念的挑战,也有对传统管理方式、机构实力和技术法规、标准的挑战。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和质量工作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入世挑战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日前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召开的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局长会议以及如何搞好2002年的质检工作作出指示。她要求全国质检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适应入世要求,进一步开创质检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到今年6月11日,我国加入WTO已整整半年了。加入WTO议定书中,有关质检工作承诺的内容占全部条文的近10%。这半年时间内,我国履行入世质检承诺情况如何?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WTO办公室。在联系采访那天,记者被告知,WTO办公室正在与有关部门举行一个内部的“双边会谈”。一般在国际谈判中应用的词出现在这儿,让记者感到新鲜有趣。在WTO办公室主任李少卿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17.
到今年6月11日,我国加入WTO已整整半年了。加入WTO议定书中,有关质检工作承诺的内容占全部条文的近10%。这半年时间内,我国履行入世质检承诺情况如何?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WTO办公室。在联系采访那天,记者被告知,WTO办公室正在与有关部门举行一个内部的“双边会谈”。一般在国际谈判中应用的词出现在这儿,让记者感到新鲜有趣。在WTO办公室主任李少卿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质检机构有国内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和负责进出口的商品质量检验机构即商检机构。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负责国内产(商)品质量监督的质检机构。这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因历史原因,发展较慢,基础薄弱。面对“入世,”质检机构在“世贸”中作为技术执法,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的力量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责任和能力必须相称的挑战。一、质检机构现状  相似文献   

19.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后,原有的质量检验机构和计量检定机构合并组建新的综合检验检测机构。我国入世后,检验、检测、校准市场开放已成为事实,来自国内、中外同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质检技术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与国外质检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记者:入世一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并没有出现入世前专家预测那样会受到大的冲击,这是为什么?卢进勇:在入世之前很多专家都有一种预测和展望,这是必要的,对挑战、机遇的分析,都还是比较准确的。这些分析大多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析、预测总归是分析、预测,它和我们正式入世以后走过的一年后回过头再看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内的形势在变,我们驾驭入世以后的能力在变,入世一年后的环境并没有我们当时的预测和想象的那样受那么大的冲击。一是我们在驾驭、消化、转化入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