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生态是现代城市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景观生态化设计将使居住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重要表现,可以积极地推动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城市旅游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城市生态旅游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开发意义的阐述,以绍兴市为例,在分析了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目前绍兴旅游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绍兴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文化生态学语言解读当前城市发展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之间产生的诸多矛盾,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如何保持城市特色,维持城市文化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城市生态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林业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主体,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与出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5.
居住医生态园林化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居住条件、创建低碳理想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现状分析,重点阐述生态园林化居住区的特征及理想的环境生态、景观、文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生态是现代城市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更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落实到具体设计实施工作中的最终落脚点,能有效改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效果,是解决城市住区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街区尺度是指道路围合的城市用地边界的长度.合理的街区尺度有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步行可迭性、城市多样性,并提升城市活力.营造合理的街区尺度是可持续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文章以城市街区尺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街区尺度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影响街区尺度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建筑技术因素,并在分析借鉴国内外街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五里界生态城案例,探讨可持续城市的街区尺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以及生态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挥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城市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我国所倡导的生态城市,是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设计当中,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的实现自然,社会,人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强调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进而提出了设计规则以及其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正  李雄 《技术经济》2019,35(8):61
当代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学界对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一般性目标存在相当共识,但在处理城市、生态与文化三者关系上却尚未提出系统性的方法论框架。对7个相关重要英文期刊进行查阅,以期找到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发现25篇相关文章,按照作者背景、物质载体、研究方法和建议策略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3个未来研究亟待加强的方面,包括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对象类型和相关研究方法、丰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指出了研究在文献搜索范围上的三方面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处理位置优越,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阐述"可持续"与"生态环境发展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做好生态城市设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王焱  曹磊  沈悦 《技术经济》2019,35(4):112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以天津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上的景观设计方法。结合基地现状及上层规划,通过水敏感度分区和开发强度分级,架构了由渗透、滞留、储蓄、净化、利用和排放雨水技术手段组成的绿色水生态系统,建立削减暴雨径流量、增加水系调蓄能力、提高雨水外排速度的三重安全排水保障机制。并将雨洪管理技术与北方盐碱地区排盐措施相结合,最终达到生态雨洪管理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与发展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瑞芝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6,26(4):669-672,676
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定量测度是区域生态经济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选取了大庆市为实证区域,计算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发现生态足迹由生态盈余发展到严重的生态赤字,表明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最后,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指出减少化石能源用地的比重是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积极培养替代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建设进行研究,包括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优势与成果,提出生态城建设的具体设想和建议,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综合症".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即进一步完善城市组织管理系统,积极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绿色技术开发和废物回收试点工作.以保证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尽管我国已开始推行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建设.但从总体来讲,要全面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建设,使其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在简要介绍该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南通市的1995~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生态足迹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阐述了南通市生态足迹的三个阶段,并计算出三个产业的生态足迹占用比例。结果表明:南通市1995~2002年间人均生态赤字逐年上升;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琦  赵筱青  陈玉姝 《经济地理》2001,21(3):310-314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因地帛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探讨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定义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支撑力与压力的相对变化趋势表述了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健康水平的能力。以唐山市为例,计算了唐山市2000~2006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唐山市基本上处于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同步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们有必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