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镇结合生产具体条件,讲究科学饲养方法,根据生态循环立体开发的原则,利用时间差,在我镇推广进行了“一塘双季”养蟹育虾新技术,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面积以10—30亩为宜,池底平坦,在池塘中间或四周开挖一条宽5—8米,深1.2—1.5米的养殖沟,河蟹养殖防逃是关键。选择坚实耐用,内外表面光滑的钙塑板做防逃墙,高  相似文献   

2.
<正> 为探索提高养蟹效益的途径,从1997年起,我们在三处面积2公顷(30亩)的蟹池中进行成蟹养殖,三年平均亩产56.4千克,每亩每年平均产值11176元,毛利3534元。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要提高养蟹效益,必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科学建池 建好蟹池是养蟹成功的基础,必须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适宜、地处安静、不旱不涝的地方建池。水源要无污无毒、水量充足。池塘面积一般以2—5亩为宜,深度2.0—2.5米,防逃设施应选用适宜的材料,科学架设,防逃墙(板)不得设在  相似文献   

3.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体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池塘中间开一道"十"字形沟,沟宽5米左右,沟深0.5米,每5-6亩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1台。在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建成0.6米高的防逃墙。二、苗种放养蟹种放养时间在池底经过一冬天冻晒后,于每年的3月10日左右放养,亩放规格为120只/公斤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推广河蟹养殖实用技术过程中,探索了一种小面积池塘"精耕细作"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适宜1-2个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管理的家庭养蟹模式,现结合典型实例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具备条件的养殖户参考。一、模式概述1.池塘条件。单个池塘面积10-20亩,池深1.2-1.5m,池底平整,池埂坚固,确保不渗、不漏,池埂四周用薄型钙塑板安装防逃设施,埋入土中20cm,土上40cm,每隔50cm用竹桩或细塑料管固定。  相似文献   

5.
<正> 一、清整池塘 养殖池埂结实,不渗漏,要求埂面宽,坡度大,池底少淤泥。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菌及敌害生物。池边的杂草清除干净,以防躲避老鼠,水蛇等食蟹动物,同时也可防止河蟹放入后攀爬外逃。老池塘应在清整后,让池底经阳光充分曝晒。新池塘在放养前应灌水养塘,使底泥软润。 二、布设防逃设备 养蟹和养鱼不一样,河蟹会上岸活动,放养前应布设好防逃设备,防逃材料可选用玻璃钢、石棉瓦、钙塑板、厚脓膜等物质,要求光滑无皱折。一般做成高60cm的防逃  相似文献   

6.
稻田种草养蟹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由于河蟹病害严重流行,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损失,探索和大力推广生态型健康养蟹技术,将给养殖户的生产起到很好技术示范作用。为此,我们选择高淳县永胜圩狮树乡30亩稻田进行稻田种草养蟹技术示范,取得回捕率达65%以上,平均规格175克/只的示范效果。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1、稻田条件 面积30亩,环沟水深1.5m,田面平均水深0.8m。池埂设置钙塑板防逃墙,高55cm;采用聚乙烯网片进行围栏,高120cm,防止蛙、蛇、鼠害进入。进出水口用金属密栅网和聚乙烯网片双层包扎防逃。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凡有水源的河沟、湖泊、池塘、山塘、水库、稻田等场所,只要做好防逃设施,均可养殖河蟹。本文针对池塘养殖河蟹的主要技术环节及管理措施作如下介绍,以求抛砖引玉,供业界参考。一、建造蟹池池塘养蟹比池塘养鱼条件要求更高,要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养殖克氏螯虾,饲养管理容易,饲料来源广,产量高。一、塘口准备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m,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粘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灌排方便。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四周有浅滩,池底放置树根等,以便龙虾掘洞。  相似文献   

9.
<正>一、塘口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体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池塘中间开一道"十"字形沟,沟宽5米左右,沟深0.5米,每5~6亩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1台。在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建成0.6米高的防逃墙。  相似文献   

10.
池塘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水源和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30-50亩为佳,呈向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为4∶1,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坡度平缓,坡比为13,土质以为黏壤土为佳。池中设有"蟹岛",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养殖池配有微孔增氧设施,配备功率为0.15kW/亩。2.防逃设施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因此,蟹池四周应建防逃设施。选用抗氧化能力强的钙塑板,沿池埂四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蟹池选择与改造养蟹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池塘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面积10~30亩,水深以1.2~1.5m为宜,池塘埂坡比1∶2~3。培育池底质粘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0.1米。塘埂四周用0.6m高的钙塑板、铝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作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12.
<正> 河蟹暂养,是指每年九月前后把大水面流放的成蟹捕捞上来后,用池塘再进行育肥饲养,待价而售的养殖方式。近几年来,河蟹暂养方式已普遍为养蟹户所采用,对提高养蟹的经济效益,保证养殖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池塘准备河蟹暂养池应选择离河蟹流放水面较近、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大小视起捕产量来定,一般250公斤成蟹需暂养1亩水面。池底淤泥20~30cm为宜;池塘坡度1∶2.5,较大的缓坡便于河蟹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池塘条件 1、池塘:试验池位于绍兴县马鞍镇钱江村,为长方形土地,共3只,计14.5亩,池塘水深1.2—1.5m,坡度1∶1.5。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 2、防逃:用钙塑板在池塘上埂围成防逃墙,埋入地下15—20cm,地上高度50cm,池四周围成圆弧形。 3、清塘:1月上旬清除过多淤泥,加固塘埂,补缺堵漏,池底淤泥10—20cm,曝晒数日,  相似文献   

14.
池塘淡水小龙虾与夏花鱼种混养,首先要选择水深1.5米,面积3~5亩的池塘,四周用钙塑板和网片建成防逃设施,高度40厘米。  相似文献   

15.
河蟹一般都在每年的10月初至11月底集中起捕上市,所以量大价低,养殖效益不高。而春节前后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扬。下面介绍一种河蟹的囤养方法,可将此期起捕的河蟹养至春节前后出售。 一、选建水面1—3亩、水深1.5—2m的池塘,较浅的池塘可以开挖成“井”字形的蟹沟,小池塘还可以张上网箱,以便起捕。同时要建好防逃墙(网)。河蟹投放前2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池塘养蟹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河蟹生产形式,通过长期河蟹池塘养殖实践和探索,在池塘结构、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加之国家对  相似文献   

17.
<正> 加州鲈鱼池塘养殖套养河蟹,有利于河蟹清除加州鲈吃剩残余饵料,降低加州鲈的病害,有利于河蟹生长规格,有利于稳定池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按照池塘养蟹的要求做好池塘的消毒、防逃设备、水源改善等建设,为蟹苗放养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8.
<正> 七、池塘成蟹养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天然河蟹资源锐减,河蟹养殖迈出了人工放流的重要一步,同时面临蟹种资源的匮乏,河蟹人工繁殖应运而生,197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河蟹市场价扶摇直上,池塘养蟹超前发展,终因技术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渔民的积极性。九十年代初,水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坚挺的河蟹价格,再度诱发了第二次养蟹热,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池塘养蟹技术。 (一)养蟹池的基本条件 1、池塘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 池塘养蟹,除做到投放密度合理,及时补足饵料,注意防逃、防盗外,还有以下“七忌”:1、忌污 即养蟹池塘污泥不能过多。污泥过厚,水但易隐藏各种敌害生物,而且对河蟹打洞穴居不利,同时也给后期的捕捞工作增加困难,不少养蟹池塘就因污泥过厚,平时观察蟹的效量不少,一旦将水排干就不见蟹了,产量很低。所以养蟹池塘内最好每年清除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总产的增加,效益却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河蟹规格小、品味差、病害多。当前养蟹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为使蟹农们在养蟹生产上增产增效,本文谨提出几点参考意见。(1)要在养蟹技术上下功夫。俗话说:“外行不做内行事”。投身到养蟹业中的人,先要把河蟹养殖的理论弄懂、弄通,再去认真实践。只有精通业务技术的养殖者,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才能提高效益。(2)要有河蟹的良好生态环境。河蟹养殖池一般要2~3.33h,水源清爽、无污染,水深1.5m左右,透明度3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