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艳丽 《商业会计》2006,(11):55-56
一、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进行虚假陈述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根本动因 一些上市公司为应付经营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虚增企业经营利润达到向社会融资的目的.往往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包装甚至造假。如虚假确认收入、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制造假文件,达到舞弊目的,私自对冲账户款项,隐瞒重大事项等手段对财务报告造假。  相似文献   

2.
张铁滨 《北方经贸》2003,(11):45-46
近年来 ,上市公司以虚假收入 ,隐瞒费用 ,虚报利润等手段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误导信息使用者 ,对经济造成一定危害 ,只有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 ,才能有效防治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和集团利益,采用伪造、编造、掩饰等手法歪曲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尽管我国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之风愈演愈烈。为了能有的放矢地预防与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及预防与治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信任.本文着重分析了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并为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舞弊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舞弊现状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  相似文献   

6.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贫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将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增加市场交易费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7.
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对外输出会计信息的载体,而会计信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决策需要。但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盛行,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利益。有效会计信息主体缺位是虚假财务报告盛行的主要原因,因此,造就有效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是遏制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信心。在现有环境下必须要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制度及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恢复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现状分析1.业绩压力经理人员的绩效及薪酬与经营或财务目标相连接,所以许多经理人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操纵“报告”的结果,而并不是反映真实的情况,认为他们能够误导甚至欺骗…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试图从不良资产剔除法、会计报表比较分析法、关联交易剔除法和主要项目分析法等方面阐述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0.
李明辉 《财经论丛》2004,2(6):55-61
对于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认为。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违反的是法定义务,它侵害了投资的知情权。因此,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将其界定为侵权行为也有利于保护投资利益。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因果关系、归责原则等方面均反映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虚假财务报告严重干扰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虚假财务报告表现在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乱列成本费用,利润巨额冲销;虚假确认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等.治理会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应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政府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从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国进行证券交易以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不实甚至出具虚假报告等被监管机构批评和处罚的事件频频出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诸多问题,但未得到有效的根治,且已经成为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决策的一大阻碍。本文首先对财务报告质量及其作用进行阐述,然后揭示上市企业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最后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财务报告作为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信息的一种载体是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虚假的财务报告会给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文章对财务报告舞弊动因、手段、特征及识别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综述,并对现有的研究做了评价,希望对深入研究虚假财务报告识别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期报告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反映企业短于一年期间经营业绩的中期财务报告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了提高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依据、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会计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反映企业短于一年期间经营业绩的中期财务报告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了提高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依据、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会计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廖萍 《市场论坛》2005,(10):134-135
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信心.那么,在现有环境下如何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制度及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恢复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本文将对此做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案件的爆发,以注册会计师职业为代表的会计界和以律师职业为代表的法律界对于虚假财务报告的判定标准存在的差异引发了各种争议。将从会计界和法律界的角度探究虚假财务报告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廖萍 《市场论坛》2005,(9):134-135
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信心.那么,在现有环境下如何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制度及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恢复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本文将对此做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9.
杨光 《品牌》2014,(9):187-188
财务报告是财务人员利用财务报表数据、管理报表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相关要求和国家规章制度进行及时分析、处理、整合等形成的书面报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员工、政府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目前来讲、我国不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虚假财务信息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需求者的利益、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制约着整个社会的进程等,故应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环境中,仅仅认定会计处理在形式上是否符合所谓的会计准则,而不管其背后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上市公司经常利用增加收入、转嫁费用、计受资金占用费用、委托或合作投资、托管经营、资产租赁、资产转让置换等关联交易方式确认经常性或非经常性收益,这些方式仅仅从会计角度而言,并不违反会计准则,而实质上并不能确认收益,因为可能是虚假的重组或交易。所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引入,既更真实反映了财务的本质,也杜绝了粉饰报表产生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