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04,(12):1-1
截至本期为止,《中国高新区》杂志走过了三年多的创业所程.而这三年,正值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和“二次创业”精神指导下,各高新区在体制、环境、技术等各个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置身于这种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以服务中国高新区为宗旨的《中国高新区》义无反顾担当起号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日前乔布斯的离世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中国也需要呼唤乔布斯这样的创新人物,能够领导企业像苹果一样不断创新产品的服务功能,满足受众的渴望。中国高新区要走上世界舞台,创新是惟一的途径,而反映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杂志则更应该把创新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战略研究是对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谋划。国家高新区战略研究的首要目的,借用中国科技大学陈晓剑的话说,就是在证明“高新区存在性定理”,即“为什么要建设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存在的价值何在?如何把握时代的变化保持和实现这种价值?这正是国家高新区战略研究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2,(4):118-121
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本的最小化,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势而生。不过中国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发展路径却是一个例外,从政策“喂养”到“傍大款”式的另类崛起,都充满了“野蛮生长”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二届三次理事大会以来,在科技部和民政部的指导下,在李绪鄂理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各高新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中国高新区协会及其所属的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劳动人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软件园分会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组织调研,交流经验,服务会员,促进发展”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设立国家高新区,是为了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在我国,这种集聚往往是通过政策、税收、土地、投资等方面的优惠实现的。我国许多国家级高新区经过15年的发展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二次创业”阶段,各高新区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策、土地等优惠条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思考如何提高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创业园、大学园以及各类专业孵化器等)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科技为翼,创新为魂。本刊创刊以来,在火炬旗帜的指引下,以弘扬创业精神、传播创新文化、宣传高新企业、服务科技园区为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  相似文献   

8.
9月的无锡,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9日,美丽的锡城迎来了“2006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无锡新区创新发展论坛”这一盛会,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的代表,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06,(10):28-31
随着“创新集群”概念和理论框架被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所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的53个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的征程中,如何看待“创新集群”?高新区如何成为创新集群?如何解决高新区高端产业集聚在持续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如何鼓励低端集群打破锁定,自然地走到高端?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一种角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我们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是:“企业之于我们每个人,到底有怎样的价值?”当年迫于生计,于艰难困苦中创立了企业。及至如今,当年确立的生活梦想早已成为现实。此时企业对我们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诗人说“生活在别处”,我觉得这种价值也要在别处才能找得到。2005年底,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从接触历史起就活在“列强”阴影下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一成绩着实让我们欣慰。作为这一成绩的亿万推动者之一,我以为我们的价值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1.0%,创下了2006年8月以来的新低。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如何从CPI的变动来透视我们生活的变化?这一数据对于政府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12日,秋高气爽,暑威尽退,第九届华东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年会于淄博隆重召开。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马彦明,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张峰海,淄博市有关领导及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等20名领导与专家应邀出席了本次年会,华东六省一市近200家孵化器300名代表欢聚一堂,会议围绕“孵化器十二五规划与创新实践”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5月18日,在这个万类竞绿的初夏,我们迎来了中国高新区协会的一场盛宴——中国高新区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第五届理事大会在北京铁道大厦隆重召开。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徐志坚,科技部原顾问谢绍明,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兰州高新区承办的“2009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兰州)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兰州举行。  相似文献   

15.
《开放导报》2005,(5):i0010-i0011
在宝安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宝安区工商分局的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宝安区个私协会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针,努力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服务会员这个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府支持、社会认可、会员信赖,具有自己特色的个私协会品牌,协会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首先祝贺《中国高新区》杂志十岁生日快乐!杂志走过的十年历程,正是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我曾经在美国访问时,兰德公司前总裁手执一份报告指出其中一段告诉我,中国近些年来竞争力的提高,创新环境的改善,都得益于中国兴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孵化器。的确,高新区的发展不仅开创了一块辉煌的领域,而且对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高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新区》2005,(1):4-11
金猴辞岁,雄鸡报春。2005正向我们走来!本刊2004年第12期“卷首语”提出“共筑互动平台”的倡仪,得到了各高新区的纷纷呼应,一批高新区的领军人物还给本刊发来了新年贺辞,其情之真、意之切、期待之炽热.令人感动!在此,我们真诚感谢各高新区同仁对本刊的关爱,并热忱希望得到各位同仁一如既往的支持!创刊三年风雨兼程、本刊本着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宗旨,高举“二次创业”大旗、弘扬创业文化,围绕全国科技工作重点、经济改革焦点、产业发展热点.推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科技报道,得到了科技界、特别是各高新区的肯定。但是,所有这一切与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这正是本刊今后努力的方向。全国高新区人是一家,我们的脉搏与全国高新区人一起跳动。《中国高新区》杂志是全国高新区人共同打造的一个交流,沟通的宣传平台。寄语2005,我们豪情满怀。各高新区对我们的支持,更是我们拥有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办刊更上一层楼的强大动力——我们没有理由不擦亮这一扇我们共同拥有的“窗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推窗望去,万紫千红。这春天,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所有的高新区人。让我们以澎湃的激情,以创造的双手,捧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万紫千红的春天吧……  相似文献   

18.
科技每迈出一小步,人类就前进一大步。 1988年,在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科技终于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开始实施。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宛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唤醒了中华大地,1991年,包括天津高新区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上崛起。 17年来,天津高新区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用创新之笔饱蘸智慧与汗水写下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继“区域限批”后,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那么在新环境经济政策的形势下,城市、县、开发园区下一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以更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呢?  相似文献   

20.
5月20日,天津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空间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分联盟”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揭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