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凤勤 《山东经济》2009,25(6):94-97,148
2009年1月出台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对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条款进行了解释和细化,增强了反避税的可操作性。但我国的反避税制度在其适用范围、法律层次、一般反避税规定、税务行政执行力、纳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仍存有一定的缺陷,可从改革个人所得税、提升反避税立法层次、完善一般反避税规定、提高税务行政执法质量、加大对纳税人的法律援助等方面优化我国的反避税立法。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的实施条例(下称新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税法对各种反避税工具(包括转让定价调整、成本分摊、转让定价同期文档准备、防范资本弱化等)的运用提供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和应用指导。在这之中,转让定价相关法规占有相当篇幅。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丽 《浙江经济》2005,(18):56-57
随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发展。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领域随之扩大,税务部门面临严峻的反避税现实。合理地处理转让定价问题,是跨国公司与税务部门的共同希望。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转让定价反避税机制。  相似文献   

4.
谈转让定价税制及其实施问题王陆进  众所周知,转让定价是涉外纳税人的最主要避税手法,因而通过制定有关转让定价的管理办法并有效地予以实施,也就成了涉外税收管理中反避税的重点。这种关于转让定价的管理办法通常被称作转让定价税制。本文拟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基...  相似文献   

5.
税收征管法和现有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中,都规定税务机关对避税行为进行调整,如我圆<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的性质为一般反避税条款.我国反避税的法律条款已体现出我国反避税意图和方向.而在完善相关法制规则的同时,在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下,当前尤其应当加强的是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避税活动在数量上有增无减,在手法上不断翻新,因而,反避税工作日益艰巨。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分别从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税制、规范推进预约定价和建立避税港对策税制、资本弱化税制和反滥用税收协定的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反避税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李长缨 《中国经贸》2014,(22):129-130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影响企业税务管理有许多因素。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各种税法,对于企业加强经营和管控有一定的作用。2012年推出的转让定价新规程在增强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上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的税务管理更是提供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在加强管控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发掘潜在的税收筹划机会,以提高集团未来经营效率2012年初,国家税务总局陆续颁布了有关转让定价方面的新法规,其中主要包括:国税发13号《特别纳税调整内部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国税发13号文")以及国税发16号《特别纳税调整重要案件会审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国税发16号文")。这两个文件(以下亦称"转让定价新规程"或"新规程")的出台在进一步推进中国转让定价与反避税管理工作的同时,也给了企业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企业税务筹划的方法很多,下面着重对转让定价税务筹划与反避税方法进行介绍、分析。 一、关于转让定价筹划法 一般来讲,转让定价法大多发生在购销、提供劳务、租赁、贷款、无形资产转让及支付管理费等业务往来中。具体的税务筹划方式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继消费税调整政策推出、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后,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特别收益金的规定日前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呼唤已久的石油"暴利税"终于浮出水面,油品定价体系雏形初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发展,各个跨国企业都在争取我国市场份额.但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和负的最小化,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给中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从税务当局的角度研究转让定价与反避税问题,成为税收研究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的反避税行动变得越来越积极。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必须解决转移定价这一税收问题。根据调查,我国跨国公司已经对转移定价有一定认识,但认识上仍存在偏差,并且实际应对能力还有所欠缺。本文在作出对转移定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跨国公司目前在转移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本文旨在探讨通过针对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企业转移定价策略,增加企业经营行为与东道国政府税收政策的匹配度,减少国际贸易税款支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避税活动在数量上有增无减,在手法上不断翻新,因而,反避税工作日益艰巨.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分别从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税制、规范推进预约定价和建立避税港对策税制、资本弱化税制和反滥用税收协定的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反避税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孔志强 《特区经济》2011,(2):152-153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确立了一般反避税规则。这一反避税规则对有效打击避税行为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国的一般反避税规则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在相关术语使用上的不一致性、自身较强的不确定性以及一般反避税调查程序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对一般反避税规则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电子商务的技术特点出发,描述其规避国际税收的几个例子和特点.提出实施反避税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反避税技术和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调整了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规定,并与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相接轨。企业应当在业务招待费不能全额扣除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和控制招待规模,以求最大限度取得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科学决策》2006,(12):53-53
国家税务总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披露,2005年外资企业的亏损面高达42.96%,全国税务机关共对300余户外资企业进行了反避税调查,结案70户,调整税款4亿多元。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  王虹 《开放潮》2002,(1):29-30
2001年11月7日,台当局公布“落实大陆投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执行计划”,对大陆经贸政策作了较大调整,正式放弃实施五年之久的“戒急用忍”政策口号。此次政策调整是在适度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及两岸经贸往来限制的同时,重点建立新的台商投资“调节机制”与“审查机制”,加大对台商投资资金的控管。调整内容台当局近期相继修改有关两岸经贸往来方面的法规,尤其是对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资金往来政策进行了较大修改与调整。一、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是这次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将台商对大陆间接投资改为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9.
白春雪 《理论观察》2005,(6):104-105
转让定价是跨国集团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最主要手段,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都将转让定价视为其最重要的国际税收问题。这种避税行为严重侵害了我国的税收权益,直接造成我国税收流失,损害国家财政利益;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许多问题,如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过于简单,有关纳税人报告和举证义务的规定强制性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在完善细化税制、加强对跨国纳税人的约束面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给各国经济带来损失,也给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带来影响。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打击避税活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制定出自己的反避税税制,使各种反避税的措施制度化和法律化。本文主要对各国的反避税税制的资本弱化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对于完善我国的反避税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希望我国能尽早借鉴西方经验,完善自己的反避税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