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学术界开始把研究的视角由公允价值转向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以及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是不是导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研究上.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实时“说了实话”,却被当成了次贷危机“替罪羊”.因此,在经济开始回暖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正确认识公允价值与其顺周期效应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长期疲弱的全球经济现在进入了一个竞相指责的危险境地。指责别人而不是检讨自己的倾向正在增加。找出一个新的替罪羊几乎成了这些情绪的共同点,这个替罪羊就是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信用机制生产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宝江 《经济师》2004,(3):262-263
经济发展、变迁、组解、整合过程中 ,有一种朴素的社会机制在控制着 ,即英国希克斯称之为的“习俗经济”。当社会进入到文明程度高级阶段时 ,“习俗经济”所起作用相对减小 ,需要超越政府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代替“习俗经济”即经济主体之间建立规范、标准、制度化、一贯性的信用机制 ,它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与经济发展规模相伴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逻辑、模型与扩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了对制度创新逻辑进行理论概括,首先对“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概念的展开过程中对制度创新的动力源、主角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运用古典博弈模型等理论对正式制度创新过程进行理论解释,构造了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制度创新的一般博弈模型。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型构是制度创新理论的重要扩展,本文还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的型构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离婚制度从产生之初就受到了宗教、习俗和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俄罗斯的离婚制度在宗教、习俗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宗教、习俗和文化对俄罗斯离婚法律制度均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圆满离婚”的提出是对离婚问题解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新会计准则不难发现,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举措,但是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会计的局限也已浮出水面,金融界在寻找问题根源的过程中将公允价值会计作为“替罪羊”。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会计在基金会中的应用及存在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处境艰难.遗憾的是,这也是责难开始之时--人们在寻找造成他们困境的替罪羊.中国被引人注目地当成了替罪羊:不管是被称为全球经济低迷的根源,或被认为是创造就业机会的磁石,中国正日益被与造成世界经济困境的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习俗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司马迁较早注意到了俗与治的内在关联,但学术界忽视了其在司马迁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谱系中“俗”与“治”两大重要范畴进行了关联阐述,介绍了司马迁“因俗以治”治道思想的源流和主张,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延伸与扩展,探讨其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司马迁的治道思想兼容了道家与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不同侧面,而其“善因论”的要义正在于“俗之所欲,因而予之”。(2)因俗以治的核心是因循人“生有欲”和“皆为利”的本性及民间习俗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立俗施事,以达至“事少而功多”的理想治理效果。(3)由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朴素性质,而且中国古代社会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其在近代以前始终未得到重视和采纳。(4)司马迁“因俗以治”思想给现代国家治理带来了众多启示:一是要尊重风俗习惯并加以因势利导;二是要注重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兼容;三是要让好的习俗成为一种稳态均衡而固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文章不仅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丰富和拓展,而且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姜俊贤 《时代经贸》2011,(9):F0002-F0002
日前,北京老字号有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共有81项。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生活习俗”等三大类。其中,进入第一.二批“非遗”名录的区级项目有72项,占全市586项的12.2%。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没有严格定义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不同学者、不同学科赋予了不同的范畴”。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而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则认为文化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动的共识,即仅仅是指由哲学、艺术、观念、习俗等所组成的精神文化。笔者在本文中所谈及的“文化”主要是指的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