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许昕我国的财政体制,从1980年到现在,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又称“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  相似文献   

2.
许学丹 《特区经济》2005,(8):358-359
目前,高校多元筹资的途径有如下几条:1.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较强的正外溢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中应占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实行分级计划拨款,“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反映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各高校年度预算时,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新体制各项政策到位,运行情况良好。这次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是对我国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与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初步改变了财力和财权过于分散的状  相似文献   

4.
应该更新“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权与财权统一”理论和财政体制仅适用于计划经济和中国改革初期的经济机制和制度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同这一理念发生了明显的不协调。1994年分税制改革打破了“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论和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关系雏形,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的渐进性、阶段性,使得中国目前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主张坚持和完善分税制改革方向,同时创新性提出更新政府间财政体制框架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范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玉清 《山东经济》1994,(3):F003-F003
实行分税制的难点及着力点浅析孙玉清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办法力求规范化,但必须抓住重点,分步实...  相似文献   

6.
以"包"为核心,我国改变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中央地方划分收支范围,对地方实行财政包干,财力分配以地方为主。1980年,有4种情况:四川等省实行"分类分成";福建、广东两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的大包干体制,5年内广东向中央上交5亿元,福建由中央补贴1.5亿元;对民族地区实行自治体制,收入全归地方,中央补助每年递增10%;江苏  相似文献   

7.
永兴县于1995年在郴州市率先推行了“核定基数,收支挂钩,分税分成,定额上解(或补贴),一定两年”的分税制乡镇财政体制,充分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壮大了乡镇财政实力。据调查,1995年,永兴县财政总收入71051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7.5%;乡镇级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7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2.25%比上年增长32.82%。这样,永兴县结束了从1985年“超收分成”和1989年“收支挂钩大包干”两次乡镇财政体制变革以来九年就有八年财政赤字的历史,实现…  相似文献   

8.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我币各区县按照市对区县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模式,先后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总体上看,我市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基本上体现了“统一政策、分级管理”,“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在分清事权的基础上划分财政预算收支范围”这些分税制改革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困局中的乡镇财政——10省(区)20个乡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基于实地调查对乡镇的财政状况做出分析。报告主要有五个部分:乡镇财政体制、乡镇财政收入、乡镇财政支出、工资状况、税费改革的财政影响。在分税包干的体制下,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穷者很穷,富者很富,但是总的来看,绝大多数乡镇的财政很紧张,财政收入的结构性差异很大。从财政开支来看,乡镇财政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奋斗的财政,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很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财政体制“分灶吃饭”改革,开启了中国财政体制的分权式改革之门,而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更是在形式上向着财政分权体制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应如何评价和看待中国的财政分权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前经济改革趋问:深化改革将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宏观调控体系以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为主,微观经济基础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为主要取向。同时,培育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体系。财税体制的改革:“财政包干”制将为以分税制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改革出效益,出财政收入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财政收入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问题,只有搞活企业,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才能有茂盛的财源,才能有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几年我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围绕深化企业改革,搞活企业问题,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地方财政包干制,这两大包干的实行,对调动我省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全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按分税制体制要求 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分税制体制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郭北辰尚可文(兰州商学院兰州,730020)一、实施分税制体制改革的初衷我国自1994年起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财政体制上改分级包干体制为分税制体制,二是为了保证分税制的...  相似文献   

14.
郑洁  翟胜宝 《新疆财经》2009,(5):51-54,72
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体制的基础环节,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本文就目前我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县乡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县乡财政体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1980年在江苏实行的固定比例包干财政体制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体制安排,是原来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体制对于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兴起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江苏省利用其特殊的财政体制,通过对社队企业减免税收、给予资金支持和扩大地方预算外资金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等方式,支持了地方社队企业的发展,使江苏省乡镇企业获得了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优惠的财政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建区十年,我市经济实力获得了极大增长,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优惠的财政体制。1、优惠的财政体制促进了我市整个经济政策体系的高效运行。建市初期,我市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百业待举,而财源十分枯竭。为了发挥经济特区“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的特殊功能,我市需要按国际惯例运作,参与和借助国际市场,并从国际贸易中吸取养分。为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实行一套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中央赋予我市“收入全留”的优惠体制,成了我市经济改革的财力支柱,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1980年在江苏实行的固定比例包干财政体制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体制安排,是原来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体制对于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兴起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江苏省利用其特殊的财政体制,通过对社队企业减免税收、给予资金支持和扩大地方预算外资金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等方式,支持了地方社队企业的发展,使江苏省乡镇企业获得了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薇 《天津经济》2009,(8):54-56
一、推进扁平化改革和财政“省管县”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改革财政体制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首先应当考虑推进扁平化改革和财政“省管县”。扁平化管理理论认为,信息传递链条越长,信息失真率就越高,信息传递速度就越慢。在知识经济时代,少层级、大幅度的扁平化结构是现代组织层级结构的主导模式。就政府管理而言,我们实行扁平化改革意味着权力下移、基层组织的权力增加,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省以下分税制的真正贯彻。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按照“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原则,五级政府相应设置五级财政,弊端曰益凸显。鉴于我国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过多,应着力构建“中央政府一省级政府一县(市)政府”三级政府体制,相应形成“中央财政一省级财政一县(市)财政”三级财政体制。这种三级政府与三级财政体制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两项重大改革:一是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进行的“并税除费”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民负担反弹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要解决造一问题,在现有的乡镇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下很难奏效,必须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税制改革需着重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分税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财政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营改增”与财政体制改革等关系。最后提出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两者边界;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事责;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构建地方税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建议,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