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自2006年开通以来,湖北省汉川市严格按照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汉川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紧密配合和通力协作下,按部就班地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两年来,湖北省汉川市上网公开了近4亿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646个行政事业单位19390人的编制情况以及近2000条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收到  相似文献   

2.
随着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评比的钟声敲响,湖北省建始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走过了六年的风雨历程。六年来,建始县作为湖北省政务公开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胆尝试下,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到"十一五"末,全县网上公开财政专项资金扩大至52项,公开资金达4.67亿元、行政机构70个,均占应完成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10月1日开通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以来。湖北省咸安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2006-2007年,在湖北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综合考核中,咸安区被评为优秀等级。一、落实五个到位,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推行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情况,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纳入编制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部署,突出部门预算、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政务信息等重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积极转变理财观念.创造性地推动了财政各项改革的发展和日常工作的进步,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财政监督》2011,(28):49-50
2006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财政局以打造"阳光财政"为目标,把通过互联网全面公开财政政务信息列为财政局的中心工作,在中国宜昌门户网站和宜昌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明细和相关政策信息,认真回复社会  相似文献   

6.
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财政部门来说,需要打造“阳光财政”,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相关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006年以来,湖北省宜都市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安排,积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过程中,湖北省宜都市财政局积极构建“阳光财政”,公开各级各类专项资金56项,公  相似文献   

7.
《财政监督》2011,(31):59-60
财政专项资金公开作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简称"两公开")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把专项资金公开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致力于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全面化、公开项目和内容明细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透明化。从2006年到现在,累计上网公开专项资金308项次,公开金额达181172万元,涉及记录370万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财政编制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昌区财政和编制部门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力配合、勇于创新,努力做好日常性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人员编制管理的网上公开,及时回复人民群众的网上咨询和投诉,深入扎实地开展政务公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湖北省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在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湖北省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积极投入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政务公开工作成果,更创新了财政监督形式,开创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为总结经验,深入宣传推广湖北省这一首开全国先河之举,本刊特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专栏,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政务公开这一有效形式强化财政监督工作、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为此,本刊专访了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作为本专栏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湖北省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在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湖北省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积极投入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政务公开工作成果,更创新了财政监督形式,开创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为总结经验,深入宣传推广湖北省这一首开全国先河之举,本刊特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专栏,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政务公开这一有效形式强化财政监督工作、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为此,本刊专访了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作为本专栏的开篇之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财政局紧紧扣住"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三个关键点,狠抓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确保了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和所有惠农政策及时公开。一、规定上网公示的内容"一项不少"2009年1月至12月,该县应上网财政专项资金38项。其中:2009年度专项资金27项,涉及金额11281万元,2008年度13项,涉及金额3304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为总结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宣传工作成效,本刊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开设了《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专栏。专栏开设一年来,得到了湖北省各市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与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刊发稿件40余篇,探讨了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的关系,介绍了各地的实践经验。在专栏开设一年之际,本刊特对一年来刊发的稿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财政政务公开始于1997年。2000年底全省1478个乡镇财政所全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目前,县(市)财政普遍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部分地、市的政务公开有了进展。2004年,对财政系统的政务公开进行了检查,确认全省已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财政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除  相似文献   

14.
一、湖北省蕲春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实践探索湖北省蕲春县自2006年4月份起全面启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同时,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与办好"县长热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财政和编制管理工作创新相结合,真正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方的建设及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实施“阳光财政”,打造“阳光政府”,从2006年起。湖北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2项财政专项资金及8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政策、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在互联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这一举措的推出,对于加强财政监督,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的全程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已在湖北省各地建立了良好基础,成为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和机构编制管理、促进财政和编制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也已经成为群众与财政、编制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无疑成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财政资金与人员编制管理,湖北省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也陆续推行开来。从各地乡镇的实践来看,普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首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了人事、编制、组织、财政等相关具体承办单位和人员,并建立了固定的政务公开查询点,各乡镇在强化对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监督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可以说。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整体来看.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财政监督》2012,(4):55-56
湖北省京山县是省委、省政府2005年7月确定的第一个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县。六年来,该县努力适应新形势对公开工作的新要求,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质效,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县6年共公开各类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14051条,9600余万字;累计公开各类专项资金430项,资金总额34.6亿元,涉及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湖北省作为全国推行政务公开的试点省份,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四年来,全省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竹溪县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上网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管理互动机制,打造政府“玻璃钱柜”,建设“透明财政”,变少数人监督为千家万户监督,不仅巩固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果,也创新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