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国民收入构成问题国民收入是社会经济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指标,它克服了总产值指标关于劳动对象重复计算的弊端,能较全面地、准确地反映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规模,部门结构和水平,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反映国家建设(积累)和人民生活(消费)的比例关系。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是励行增产节约的结果,既表现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又表现为物质消耗的节约。有利于把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国民收入又称国民所得,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生产资料价值所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  相似文献   

2.
(一) 最近几年,我国开始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范围问题,应当同我国统计国民收入一样,仅仅统计物质生产领域,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物质生产领域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原理,是我们统计产品产值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各种产品实物量的异质性,产品产值指标只能用来综合反映物质产品的总量。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物质产品总量的,它们之间应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关于精神财富成果和其他非物质产品成果,他们的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应当另行统计,单独观察,不宜同物质产品生产成果混杂在一起。资本主义国家统计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为理论根据,提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荒  相似文献   

3.
也谈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体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新创造的价值中国家财政集中的程度。本文拟对这一指标谈几点想法。一、关于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概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这一概念严格地说是不够科学的。因为我国国民收入仅仅包括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财政收入实际上不仅来自物质生产部门,也来自非物质生产部门,分子与分母的口径不相对应。对财政收入比重进行国际间比较,可比性较强的是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国民收入问题,在经济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国民收入的计算问题,便一直是经济统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再生产全部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综合性经济指标;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指标、集中地表现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扩大再生产积累的增长和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情  相似文献   

5.
世界两大核算体系,即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和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二者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指标体系。MPS主要代表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等,SNA主要代表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这两大核算体系的代表指标长期以来在不同的国家,或在自己本国核算的基础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初期,我国接受了苏联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因此从体系上都属于MPS。总结过去,我们在接  相似文献   

6.
<正> 综合反映、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目前看法不一致。在工业总产值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责难时,“利税总额”和“工业净产值”两个指标显得颇受器重。这两个指标在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确实有某些独到之处。“利税总额”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反映,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它还是国家唯一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产品及其价值。“工业净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反映了企业职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贡献,它的多少及其增长速度对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一必须对国民收入范畴进行重新考察用什么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指标,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这是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计划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了“总产值”和“净产值”并用、互为补充的指标。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中,许多同志又提出了“最终产品产值”的统计指标。但是,由于这些指标只是局限在物质生产部门,不能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最近有的同志主张采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它包括相当于我们原先的国民收入的部分,即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净产值;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如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教育卫生、娱乐旅游、  相似文献   

8.
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它通过实现物质资料的位置变化,参加了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创造。运输业净产值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运输企业(包括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海河运输、远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港口装卸等运输企业)应把净产值作为反映本企业生产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建立净产值统计。本文试就运输业净产值统计中的几个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用什么统计指标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较为恰当,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实践问题。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都把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指标视为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用它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自建国以来,统计部门一直采用工农业总产值指标来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然而,由于这个指标(特别是工业总产值)存在有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因而,近年来,有些统计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纷纷建议采用社会最终产值指标来代替总产值指标或与总产值指标同时并用,以补充总产值指标之不足。目前,已有个别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再生产全部过程和最終結果的綜合性經济指标。关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最終使用的理論,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經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經济建設的發展,以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统一的核算方法,全面反映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和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国内外经济往来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经济联系。因此,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前者以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是马克思微观经济矛盾理论分析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逻辑发展和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后者则是以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为最原始模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独立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两大体系的国民收入理论,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其一致性和分歧性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用什么指标和方法来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生产总成果,在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一种是把国民收入的计算只限于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为生产服务的运输、邮电、商业以及饮食业、修理服务业等。苏联和东欧等少数几个国家采取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它的生产实质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们的劳动去控制或强化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在人类社会最初的发展阶段,人类生活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部门繁多的国民经济。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农业而且只有农业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其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类赖…  相似文献   

15.
<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而国民经济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中,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具体部门之间,都组成了彼此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种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当然,它们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有共同规律可循,是可以认识的。核算体系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核算给人以清晰的轮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是整个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核算体系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核算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叫做社会再生产核算体系。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几乎无一不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或某一过程,因而也可以说,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就是要核算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 如何看待“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同步增长”问题,对正确安排工农业生产计划和国民收入计划十分重要。下面我想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关于同步增长的提法实现国民收入与工农业总产值同步增长,对于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一提法不很科学。(1)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所包括的生产部门是不一致的。国  相似文献   

17.
<正> 0.引言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反映的是一个确定时期国民经济中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的使用情况、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量来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分配与使用情况等。实际上,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 有的同志认为,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作到国民收入与工农业总产值同步增长。同步增长“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决策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重要一环”,是“为我们提出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对此,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一同步增长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净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工农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值中工农业两个部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1997,(3)
全国经济师(中级)职称统考基础部分(各专业通用)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择题1、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指的是()a.国民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品c.国民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2...  相似文献   

20.
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没有积累(包括生产资料积累和消费资料积累),这个国家在这个时期内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现在我们进一步问:积累率(积累同国民收入的比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如以国民收入指标来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率就是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之间有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如有,是一种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在我国,这个问题过去不大引人注意,没有经过很好地研究,所以还说不清楚。但是,这个问题却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搞不清楚,在长期计划中安排的经济增长率,就很可能带有盲目性;经济发展资金到底够不够,如不够,差多少,恐怕也难免心中无数。这种情况,对于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显然是不利的。本文拟对我国积累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数量关系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