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税收高速增长以及税收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然而,影响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水平、价格水平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价格对税收增长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12)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新常态下分析预测地区宏观经济前景的重要工具。在进行文献回顾和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文章使用生产函数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对省级层面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预测"十三五"时期湖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鉴于实际增长率都是围绕潜在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未来湖南省宏观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为此,在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既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来稳定增长中枢,又要通过扩大内外需求来提高实际经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相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区域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增长及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1)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199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近些年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尤其要提高东部TFP增长水平。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和TFP增长高度正相关(尤其是第三阶段),说明东部地区提高TFP增长对GDP潜在增长率有促进作用。(3)提高中、西部固定资本存量水平。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9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有正相关性.说明中、西部地区仍然可以通过提高固定资本存量的方式提高GDP潜在增长率。(4)提高劳动增长率。全国GDP增长率趋势值与劳动增长率趋势值高度正相关,提高劳动增长率也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唐乐 《经贸实践》2016,(13):22-23
本文基于BRICKS2005,运用国家间产业关联的后向关联效应和最终需求的附加值诱发效应,对金砖国家间以及金砖与发达经济体间的产业关联及经济依赖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美、欧的产业后向关联效应较大,而其他金砖三国的后向关联效应不强.欧、美仍然是最终产品市场的主要提供者,"金砖"国家更多的是对发达经济体最终需求依赖,而彼此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既有的有关进出口贸易拉动GDP增长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HP滤波、相关系数矩阵及协整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进出口总额(E+M)和GDP增长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与GDP增长二者关系时,运用进出口总额(E+M)序列比使用进口额(M)、出口额(E)或进出口差额(E-M)序列更能真实反映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着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虽然各国建立这一体系的社会背景不同,但都是在满足一定的人均GDP、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等基本条件下完成的。基于国际比较的经验,对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虽然中国现阶段已初步具备了建立这一体系的基本条件,但条件并不充分。今后应该依据具体国情和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这一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使用世界银行的WDI数据集,分析了储蓄率的决定因素,认为消费习惯、人均收入、政府支出、人口抚养比和GDP增长率是决定储蓄率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以上几个因素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和高经济增长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政府支出是影响消费和储蓄最重要的政策变量之一。通过改进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组成可以有效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SBM模型与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冲击对效率测量的影响,实证评估了2001-2008年30个OECD国家和中国的创新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各国环境外生变量和随机冲击,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和政府干预对创新SBM效率有显著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之后,各国平均创新SBM效率由0.563上升到0.646,提高了约14.74%,但在样本期内没有明显的逐年升高或者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区域来看,调整后日、韩创新SBM效率最高,北美洲次之,欧洲最低。从年度波动情况来看,各国创新SBM效率的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从人力资源结构与社会资本投入两个维度,运用SLM与SEM的空间计量方法,采用2009—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深入探究人力资源结构、社会资本投入对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结构、社会资本投入共同对地区TFP增长率产生了协同效应,且地区TFP增长率存在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源结构、社会资本投入分别对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存在一个适度空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不同地区对人力资源结构、社会资本投入与地区TFP增长率产生了明显的异质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欧洲是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近年来因其内部政治格局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使中国对欧洲OFDI的风险增大。文章选取33个欧洲国家2010年—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双边政治关系及经济增长率对中国在欧洲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不仅能够促进中国OFDI,还能减弱东道国监管对中国OFDI的不利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率可通过调节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进而促进中国OFDI;中国对东道国出口额、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税收负担对中国OFDI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国OFDI存在地区异质性和经济体异质性,表明中国对不同地区或不同经济体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目标差异较大。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边政治关系,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OFDI安全审查机制,助力中国对欧洲OFDI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投资银行的竞争力日益重要。文章选择中信证券和高盛集团作为代表性投行,对中美投行竞争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投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非洲FDI的流入量和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文章比较分析了1970-2010年间非洲在世界FDI流入量和占比的变化,以及非洲不同区域、国家和行业的FDI流入变化特征。本文认为政局动荡战乱频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失败、地理位置远离其他大陆、大量的对非援助、非洲大陆的巴尔干化、非洲法律多元化和司法不安全是阻碍和制约非洲FDI流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结合IMD和WEF竞争力理论和评价体系,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产业关联、企业发展、政府行为和贸易行为层面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只是文化大国,而非文化强国,文化产业综合国际竞争力较弱,处在所有参评国家的中下等位置,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文化产业存在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居民消费层次低、文化企业价值链宽度不够、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低、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和高层次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创造和实现能力.因此,需要从资源和要素整合、打造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优化政策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以及推进“走出去”等方面采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基于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风险比较模型,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1~2004年的相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依照相对风险程度的高低,14家商业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银行所构成,安全性较高;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则隶属于风险最高的第三层次,是中国银行业安全的薄弱环节.由于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比率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位于第三层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是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安全性的关键,应该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进出口数据,对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国际比较。定量分析表明,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20的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同自身相比,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近些年来有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的模型,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应该相互融合的路径,并利用1990年到2007年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的取得依赖于比较优势,从而是由资源禀赋状况内生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静态竞争优势带来的剩余将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的结构,动态比较优势会自发地导致动态竞争优势,为此,要利用静态的比较优势所获得的剩余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渐进地高度化。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利用先前的竞争优势的剩余提高自身的动态比较优势,外部的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危机仅诱使这种情况早点出现,这也给这些地方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大国而言 ,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长久以来 ,由于统计方法的原因 ,人们对于中国的一、二产业规模在世界上的地位没有恰当的认识。文章从价值量与实物量的角度出发 ,对 1 980— 2 0 0 0年期间中美两国实物经济发展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中国一、二产业总规模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实物生产国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努力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径,由此各自形成了比较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本文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内蒙古七个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区域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在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当前.通过收敛分析发现七个区域间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模型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港澳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特色农业部门对以上七个区域的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进一步拉大上述区域间的差距.笔者把比较优势指标引入条件收敛后发现,假如以上区域墨守成规,依旧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会抑制区域间的经济收敛进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生产函数法中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为1的假设条件值得商榷,因此,本文在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选取超越生产函数方法,并且用三个评价准则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越生产函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通货膨胀,较准确地反映我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