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面临经济全球化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府都在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尚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仍是这个阶段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利用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向集约化转变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大多数企业仍是粗放经营,高投入低产出,产品质量差,国际竞争力低,设备老化。因此,我国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科技振兴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张洁  高佛设 《生产力研究》2011,(11):144-145,148
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发展为创新型国家所经历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在研究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日本从"技术引进战略"到"技术立国战略"乃至"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转变过程及具体内涵。最后对我国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旭  腾飞 《经济导刊》2007,(12):46-47
中国自21世纪初出现了新一轮重化工业的突出增长.经济发展模式特征表现为:过度依赖投资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资源使用高度密集.基本属于"超重的外延式重化工业化"发展模式.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发展"替代"经济增长"的理论转变和国家战略的转变,工业重型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要求,向集约式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并购等典型事实,基于李嘉图框架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后发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方式,能够弥补后发国家高技能劳动力的不足,诱导企业采用更加偏向技能劳动力的生产技术,进而对后发国家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利用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2003-2011年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本土制造业企业主导的逆向外包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FD I和人力资本供给的增加加速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形成和发展。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逆向外包的全球化理论,对中国制造创新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性根源于约束其发展的条件不同,任何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约束条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实践模式可供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的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政府经济权威的基础上,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制衡机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简单调整,而是关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转变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认为,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构建和实施我国对外经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包括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变迁为背景的雁型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超所有权优势为重点的多方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争优势与优势竞争相结合 ,构建起有效的竞争体系 ,促进后发优势的实现 ,最终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技术突变下后发大国自主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技术突变下后发大国实施自主技术创新战略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进而分析了后发大国实施自主技术创新战略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后发大国自主技术创新战略的宗旨、目标、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技金融生态在提升科技金融绩效、促进技术创新溢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空间Dubin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绩效,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规模扩张直接促进科技金融绩效提升;科技金融在全社会融资规模占比越大,其对科技金融绩效影响越强;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科技金融绩效;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应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生态在创新中的突出作用,不断深化我国科技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1.
杨娟  杨波 《技术经济》2023,42(7):52-64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那么,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广州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条途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才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判断(农村)金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应该是其能否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基于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应该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导向,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rapid growth has been witnessed in the Chinese economy, thanks to the introduc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the country. However, while this exogen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quantitatively, it is, unfortunately,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y. Structural imbalances have thus been produced, which hind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the country. Besides, by way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balance mechanism,” “resource optimized allocation mechanism,” and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mechanism,” origi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an effectively push forward the quality change, efficiency change and dynamic change in the economy,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ness and openness as well as the shar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refore,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needs to change from the second stage—the stage of transition from the introduc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de to the origi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de then to the third stage—the stage mainly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the high-speed growth phas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hase.  相似文献   

15.
外资代工型增长模式——以中国苏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资代工型增长模式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商代工资本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模式,在资本形成、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但该模式也面临着外部风险和可持续性的挑战,政府应及时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促进外资代工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间技术创新合作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基于技术扩散理论,运用2008—2019年我国与全球135个经济体间贸易数据,从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视角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东道国的技术扩散效应,并讨论技术邻近性、制度距离等约束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进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扩散,并能通过增加与东道国的技术邻近性强化技术扩散性;但制度距离对该倡议下的技术扩散有限制性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转移、知识扩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in Economics》2014,68(2):117-132
We examine human capital's contribution to economy-wid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rough two channels –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 innovation being more skill-intensive than imitation. We develop a growth model based on the endogenous ability-driven skill acquisition decision of an individual. It is shown that skilled human capital is growth enhancing in the “imitation-innovation” regime and in the “innovation-only” regime whereas unskilled human capital is growth enhancing in the “imitation-only” regime. Steady state exists and, in the long run, the economy converges to the world technology frontier. In the diversified regim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ises the return to ability and generates an increase in wage inequality between and within groups – consistent with the pattern observed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制度的实质性创新,而科技进步必须进行相应的科技投入。在既有的科技投入主体中,财政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决定地方科技进步的源动力,在落后地区尤其如此。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新疆经济发展思路,籍科技水平的提高来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本文检验了新疆财政科技投入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发现新疆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的发展对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而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没有出现"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基于此,在举国科技援疆之际,新疆应该积极改善科技投入机制,实现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金融改革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技术扩散模型阐释,中国的技术进步取决于它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可吸收的世界先进技术集合的乘积。金融改革通过消除经济扭曲提升我国的吸收能力。如果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对外贸易扩散到中国,那么对外贸易和金融改革在增长中就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数据,我们没有发现对外贸易(出口或进出口)和金融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该结论在控制条件收敛、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分省和时间效应后成立,并在解决贸易的内生性后仍然稳健。将该结论和我们已发现的金融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显著的互补作用的结果相对照,可见,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先进技术更可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扩散到中国。  相似文献   

20.
以技术创新阶段细分为研究基点,利用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技术研发阶段和创新市场化阶段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创新增量方面,银行体系发展对创新产出的正向激励效应显著优于股票市场发展,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创新增效方面,股票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激励效应尤为显著,银行体系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抑制效应,造成较大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结果表明,技术创新量高多产、提质增效依赖于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和金融发展模式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