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在教学中透过古典诗词的内涵与精神,弃粗取精,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文学艺苑中的两朵奇葩,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美学价值。古典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思想、陶冶性情、增强审美能力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告语言在推介产品、宣传品牌的同时非常注重对词语的锤炼和对意境的创设。因此,广告语言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对古典诗词有很多的借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语言对古典诗词修辞方法的借鉴;二是广告语言对诗词格律的借鉴;三是广告语言对诗词意境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古诗词鉴赏成为小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领悟诗词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动态之美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三种古诗词教学方法,以充分地提升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中对大自然声音的描写俯拾即是,它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折射了人类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构成了诗词的音乐美。翻译时,可采用解释性的词语、拟声词、陈述句式或者形式美来再现这种音乐美。  相似文献   

6.
姚益群 《民营科技》2009,(10):111-111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水、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是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这一审美情趣也必然继续影响着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从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发展、立意和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美学对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韩金森  徐宁宁 《价值工程》2011,30(33):209-210
文章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支撑的基础上,主要是想通过抓住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这一审美教育的"良好基地",利用阅读教学拥有丰富资源的特点和阅读教学自身的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特色,通过阅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存在着严重的美育缺失,过多的理性分析代替了感性领悟和功利思想遏制了学生的审美思想,阻碍了美育的渗透。所以在文章中,笔者通过阅读品味感受美,理解分析表现美,欣赏解析鉴赏美,内化升华创造美的教学方式,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深化美育,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徐庆萍 《活力》2012,(12):121-121
中职语文新教材改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把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这一美育原则贯彻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9.
左刚 《价值工程》2011,30(20):228-229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及文论的重要范畴。文学意境具有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语言美、情感美、风格美,即字句,意境、风格三方面谈了一下对古典诗歌的教学和鉴赏。  相似文献   

11.
武耀彩 《中外企业家》2013,(7S):251-252
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花木)的审美价值是古典园林魅力和特色的重要内容。它以其独特的形态、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文化背景,在物态的自然中复归人性的自然,从而使自然美与人性美通过艺术美而交融契合,其光辉成就已载入世界园林史册,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当代园林工作者应在实践中加以继承和创新。因此,本文对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景观审美要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回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就事论诗,<尝试集>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地位;就该诗集的艺术审美价值来看,其诗歌在对古典诗词意象继承的基础上亦有所突破,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
罗艺  李海涛  雷燕 《价值工程》2011,30(27):156-157
工程图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图样绘制与阅读方法的课程。本文通过对工程图学中点、线、面基本元素美、几何图形美、对称美、和谐美、变化美、动静美、空白美等美的探索,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触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中专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上与普通中学同中有异。如何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内化为语文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党维敏 《活力》2010,(20):58-5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也逐步深入,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继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发掘语文课本中美的因素。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意境美,通过板书展示其结构美.教师的语言应揭示艺术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欢章 《秘书》2011,(11):40-45
毛泽东诗词充满丰富多彩的情趣和理趣,这是获得千百万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生活情趣,包含诗人对生活的立场态度、憎爱情仇、兴趣喜好和向往追求等等,是诗人的总体情感倾向的一种流露。这种生活情趣在诗歌创作中转化为一种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就是对生活美的一种发现和把握,对生活诗意的一种追寻和捕捉,因而构成一种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艺术元素。审美情趣总是熔铸为二种艺术个性,而且不能脱离艺术个性而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蒋顺龙 《活力》2004,(7):97-97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语文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语文教学与美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王守艳 《活力》2010,(12):179-179
美育作为传递人类审美的经验,审美成果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是人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应当说古已有之。西方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没有审美价值,教育过程就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学校美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利用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最好载体,学生则是美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赵凤君 《活力》2011,(8):238-238
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让人称道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的人间佳话,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伟大的形象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感受到认识,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呢!我将从这几方面人手谈一谈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