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大量探讨。本文试从德 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德育评价方面,对德育工作低糜原因作些探讨,从而 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树立综合教育、开放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的德育理念, 以期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从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中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作以新探索,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3,(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要求,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德育实践的丰富经验,改革我国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创新性地提出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思路,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实践理念、内涵、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广泛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刘立东 《经济师》2007,(8):108-109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文章对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德育理念、德育队伍、德育体系建设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着重对如何构建四大模块有机结合的德育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高校德育地位、德育内容、德育路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体现,并就其对推进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建设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网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思维下,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西方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渗透、扩张,网络信息的泛滥和良莠不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乏力等都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极大的挑战。要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活化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德育方法的交互性;创新德育示范基地;重视和运用网络技术,构筑健康网络德育环境,开创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现,是高校德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科学的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正确的德育目标为保证,坚持高校德育全面发展;以德育能力的培养为基石,坚持高校德育的协调发展;以教育模式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虹  张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45-246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是构建中国当代大学教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纵观当今大学,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呼唤儒家德育养成教育,儒家的德育思想是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德育教育的价值让人们意识到中国当代大学的德育教育需要积极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德育工作亟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以人为本,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刘洪波 《经济师》2003,(7):97-98
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指向和特征 ,决定和影响着大学德育的发展趋势。因此 ,正确把握大学德育的发展趋势 ,对不断改进大学德育 ,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传统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存在党政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强化党政共管、突出行政参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和利 《经济师》2006,(6):118-119
高校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部分,应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为其服务。高校德育工作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加强和改进。处理和解决好高校德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问题,对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容  王维 《时代经贸》2011,(14):20-21
为了适应新课标下地理学科德育的发展要求,本文针对当下中学的德育问题,阐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介绍“三生教育”对于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践行方式。希望能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优化“三生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校德育如何与社会发展接轨,对此,本根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并就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确立德育思想,强调个性化教育、责任教育,深化德育功能认识,反对道德灌输式教育,以及把生活世界视为道德教育的根基等。这些将在21世纪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的德育工作,尤其是近10年来德育理论的发展,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德育理论一方面继续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人性化的倾向,而且二者正在逐渐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新课标下地理学科德育的发展要求,本文针对当下中学的德育问题,阐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介绍"生教育"对于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践行方式.希望能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优化"三生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的出现和运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内容、效率、效果以及教育价值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可以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德育工作的功能,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加强德育工作者与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传授效率;但与此同时,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性理念、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以及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也受到了挑战。因此,应主动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强化开放性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德育内容对不同道德资源的继承、吸收和创新,成为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日本德育工作中的某些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新时期的德育必须在坚持“三个面向”的基础上,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网络这一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兼备。网络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术信任缺失、道德观念下滑、身心缺乏健康、价值观念偏颇等德育现象。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思想道德、职业素养以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思想素质要求。网络环境下高校传统德育工作面临着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失落、德育理论偏离实践、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校园舆论导向难度加大四个方面的难题。网络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从从政策干预、德育创新、德育自媒体技术和大学生网络观四个方面进行对策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本针对我国高校现行德育实践上的不足,为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对渗透式德育的概念、特征、途径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