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油井计量分离器是油田在用的主要单井计量装置,具有流程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存在低产液油井量油时间过长,间歇油井计量误差大、低伴生气油井压液面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油井计量分离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单井产量的连续计量,解决了无气、低伴生气油井的计量难题,降低了间歇波动油井的计量误差,缩短了计量时间,提高了计量效率。将稳定油井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3%以内,低产液、间歇油井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  相似文献   

2.
影响油井计量准确度的因素不单纯是计量方式和计量仪表的问题,而计量间分离器的液—气分离效果,采、集、输系统压力的相互干扰,掺水、热洗、汇管、油井来液等流程切换阀组存在的渗漏,都直接影响油井计量的准确程度。下面结合近几年油井计量工作实践,简要叙述影响油井计量准确度的几个相关因素,以供从事油井计量工作的同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源控制多相计量技术在油井计量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分离器计量和人工化验含水不能满足单井计量需要以及现有多相计量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对管式气液旋流分离技术、气液分离无源控制技术及相关配套计量工艺技术的研究,该技术经现场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为目前计量站油井多相计量工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4.
油井分离计量技术是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计量方法,但对于含砂量很高,起泡严重、消泡时间长的原油,会造成计量仪表卡或堵、分离器效率低,液气分离不彻底,分离器出液管线含气比较高,导致不能正常计量或计量误差大,影响油田的油藏动态分析工作.因此,选择适用的计量方式,降低液相含气率对计量的影响,是解决高含砂油田单井计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稠油翻转计量分离器及其油井产量密闭计量工艺,采用计量设备进行容积式连续计量,该技术在计量设备内设翻转器和两个计量腔,计量时液体轮换通过两个计量腔,使其计量过程象流量计一样密闭、连续.解决了稠油油井产量计量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减少了计量误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又为钻井试油、"三次采油”、高含水期稀油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油井产量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6.
液气分离器是气侵钻井液初级脱气的专用设备,是一种很好用的泥浆气体分离器,按压力可分为常压和压力自控式2种。由于液气分离器安装规范较少、分离器进出口多,导致现场安装要求不一致、存在较多的隐患。给出液气分离器常见隐患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内油田油井计量普遍采用分离计量方法,用油气分离器把油井采出液分离成液体和气体,然后用仪表分别计量。塔河油田六号油区原油粘度高,密度大、超泡严重,自然消泡时间长,传统的油气分离器处理重质起泡稠油的效率低,分离后的液体含气量较高,造成仪表计量油井产量的误差增大。针对塔河六号油区稠油的特性,研制了泡沫原油油气分离器,介绍了泡沫原油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测试情况,分析了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对液体计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概述 为解决大庆油田高含水期油井计量问题,自1989年以来,我局对已建的计量站进行了技术改造,共计改造和新建密度法油井两相计量站1000余座。这项技术的推广实施,使大庆油田的油井计量技术水平实现了仪表化、自动化和微机化,为油田稳油控水的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高了油井生产管理水平。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核心是应用密度计测量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与传统的油井两相分离器相配套,再配用微机实现油井分离器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实现油井的油、气、水产量计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 ,国内油田油井计量普遍采用玻璃管量油的传统方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 ,但通过间歇量油折算产量 ,由于从油井中开采出的油水气混合液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油井产液量的瞬时变化。这样就存在着计量误差大、计量工人劳动量大的缺点 ,尤其对气液比较低的油井 ,计量后排液比较困难 ,增加了计量操作难度。因此 ,在油井实际计量工作中 ,非常需要一种精度高、技术先进、稳定性好的油井自动在线计量装置。LXC - 50型计量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 ,产量的计量范围大 ,不受压力、温度及气液比的影响 ,在油井计量中具有…  相似文献   

10.
多相流量计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相流量技术就是将一种多相流量计直接安装在油气集输管线上,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对油、气、水三相在不分离情况下进行连续、在线和自动计量,从而可以取代传统的由测试分离器及其辅助系统组成的计量装置,简化油气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投资,减少操作成本。它可根据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精度等级的多相计量装置,直接对油井产出液中的油、气、水三组分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1.
伴生气在管道集输过程中,随着工况的改变不断凝析出游离的油和水,造成天然气的气量计量输差。通过开展项目研究,确定了天然气含水、含油对计量输差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伴生气计量交接过程中因油水凝析引起的输差解决方案,为企业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能量测定的准确度计算和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国家标准《天然气能量的测定》(送审稿)涉及体积流量测量、热量计法(直接)测量发热量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组成后(间接)计算天然气发热量等三个完全不同的计量学领域,故三者在量值溯源方式、测量准确度及不确定度的定义、表示和评定等方面也有所差别。当以国家标准《天然气组成分析一气相色谱法》(GB/T 13610)进行分析,按《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 1006)的规定制备的RGM进行标定,并按国家标准GB/T 11062的规定进行天然气物性值(密度、相对密度、发热量等等)的计算时,计算的物性数据的不确定度即为用来标定的RGM的不确定度,因而,已经不复存在对物性值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进出口分析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抗  卢雪梅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8):28-36,108,109
本世纪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和进口额快速上升,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从能源/石油消费弹性系数、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份额的变化,以及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且人均耗油量很低的国情出发,文章认为我国有降低能源/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和大幅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空间,但存在着增加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刚性需求。十余年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和金额的双攀升不但没能制约经济发展、反而成为促进其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预测近中期我国油气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仍将持续上升,且在2015-2020年可能成为世界油气第一进口国。为此,应提高国内油气产量和使用效率,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以广义多元化的方式保障油气进口。文章还认为,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的大小与能源安全不存在简单的对等关系,建设足够的储备和参与国际合作是最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GMS 2300型油气井无线防盗安全报警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S2300型油气井无线防盗安全报警监控系统是集多种油气井口防盗技术、易燃易爆与有毒气体的安全检测技术、生产参数的在线测量技术、基于GSM短消息的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构成、设计思路、功能与技术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油田,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气量逐渐减少,压液面越来越困难,延长了油井的计量周期,降低了油井计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另外,还存在分离器常数标定不准、低产液井计量间隔周期长、计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采油井站自动控制计量系统,提高了量油速度,缩短了量油周期,便于井站员工发现油井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与计价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按能量计量与计价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气贸易和消费计量与结算方式。随着进口天然气的大量引进以及我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复杂化,我国对于天然气按体积计量和计价的方式将难以协调国产气与进口气贸易结算问题,难以适应多气源、多类型、多路径联网供气的天然气销售格局,难以解决天然气价值扭曲问题。因此,实行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在我国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实施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的技术标准基本具备、技术设备配置基本符合要求、发热量量值溯源技术体系也基本满足要求。相关单位已持续开展多项前期研究与模拟试验,企业与用户普遍赞同实施能量计价。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标准,建立更高水平的天然气量值溯源体系,建立天然气质量监督体系,出台合理的天然气能量价格政策,支持和引导天然气实施能量计量和计价。  相似文献   

17.
注气(Co2、烟道气、N2泡沫段塞)提高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的研究工作,在辽河油田的矿场和实验室内已经开展。作为室内评价实验的关键技术,高压气体的控制和计量技术,直接影响到了评价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近年发生的原油计量纠纷的产生原因入手,分析它们产生计量示值量差的技术成因,探讨通过现场实验和标定方法量化出差量、公正地处理争议的途径.为实现科学的、公平的和准确的交易,营造一个良好的商品原油交接的市场氛围.  相似文献   

19.
世界油气上游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油气上游并购交易随油价和资本市场起落而大幅波动。受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和石油公司利润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2005-2007年全球油气并购金额和数量不断增加。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油气上游交易额和交易数量大幅下降,但2009年二季度已出现明显回升。从交易主体看,国家石油公司的并购活动更加积极,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资产剥离活动仍在继续。从交易地区看,北美地区是全球油气资产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亚太地区是资产交易增幅最大的地区。从交易类型看,非常规油气资源交易额不断增加,天然气储量交易比例继续上升。目前,世界经济危机仍在持续,油气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不少石油公司仍处于战略调整中,其资产处置将带来更多的资产交易机会。预计全球油气并购活动将迅速回升;国家石油公司在国际并购市场将更加活跃;北美仍是油气资产交易最活跃的地区,非洲和中东地区不乏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