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瑞金县日东乡龙头村和万田乡青坝村是两个自然经济条件相同的山地区村,人均耕地、人平山地和1986年以前的人均纯收入(1986年两个村人平纯收入都是148元)都基本一样。但1987年却产生了很大差别:龙头村1219人,总产值达到434442元,比1986年增长49.9%,纯收入达到330925元,比1986年增长84%,人平纯收入289.9元。收入最高的达到1848元,差不多实现小康生活。而青坝村1011人1987年总收入为206541元,比1986年增长23%,纯收入204417元,比1986年增长35.8%,人平收入只达到201元,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一年之隔,龙头村比青坝村增收126508元。人均增收88.9元。两个村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瑞金县沙洲坝乡沙洲坝村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761户(其中特困户117户),3,685人,耕地,总面积2,168亩,人平0.59亩。1987年以前,人平收入只有60元,人平口  相似文献   

3.
瑞金县沙洲坝村在1978年以前还是一个人平收入60元的老区特困村。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总产值484万元,人平口粮678斤,人平纯收入665元,拥有固定资产119万元的富裕村。村党支部还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的称号。其发家的奥秘是:  相似文献   

4.
地处秦巴山区东南部的湖北远安县,属全省三十七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九个乡(镇)、196个村、4.7万个农户中,1985年前,有55个村、10427个农户人平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其中1256户、5652人的温饱没有得到解决,人平收入一直在150元徘徊。为了迅速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把扶贫作为一项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采取扶本扶志、主攻“两通”  相似文献   

5.
空坑村是江西永丰县的一个老区特困村,地表地下资源贫乏。1985年以前,这个村人平口粮还只有280斤,人均收入也不足80元。为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村党支部经调查分析,决定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空坑村是江西永丰县的一个老区特困村,地表地下资源贫乏。1985年以前,这个村人平口粮还只有280斤,人均收入也不足80元。为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村党支部经调查分析,决定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  相似文献   

6.
远安县是湖北省37个贫困山区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截止1986年,全县已有178个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路,占全县196个村的90.8%。人平纯收入由1978年的127.9元上升为437元,增长2.4倍,人平拥有粮食已达413公斤。但全县高山边界地区的18个村人平纯收入还处在  相似文献   

7.
235户人家的江西省贵溪县志光乡皇桥村,是个老区特困村。1985年这个村有203户人平收入不过百元。从1988年开始,鹰潭市农牧渔业局与这里定点挂钩扶贫,他们坚持科技扶贫,扶志、治本,使该村发生巨变。到1988年,粮食总产达139  相似文献   

8.
致富经     
唐达喜科学养鸭一年脱贫二年致富广昌县塘坊乡村里村农民唐达喜,1985年饲养菜鸭纯收入500元,加上其他收入,人平均收入360元,一年脱贫、1986年养蛋鸭130只,纯收入3900元,加上粮食、白莲等收入,87年人平纯收入591元,走上了致富道路。他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9.
葛田村是宁冈县一个有名的特困村。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205户,1297人,1985年全村人平收入只有118元,村里的集体经济积累萎缩到买不起一只订书机;而到1989年,该村人平收入却大大超过本县、本地区的平均水平高达623元,村级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企业产值达到53万元,实现利税8.35万元,村里有了几万元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1990年,高安县310个行政村中,已有19个村人平纯收入突破了1000元,其中兰坊乡坑上、筠阳镇凤凰、华林山乡茶溪、黄沙岗乡铁团、相城乡官塘、村前乡九美和肖坊、伍桥乡白土等8个村农民人平纯收入超过1200元,成为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兴国县龙口镇来溪村位于兴国县南部,距县城23公里,处于曾被戏称“江南沙漠”的中心区域,是“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2640人,耕地面积962亩,山地面积13015亩,2005年人平纯收入只有790元;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极为落后,村级经济收入为零,农业生产收入低且后劲乏力;村小学陈旧破烂,2004年教室危房拆除后,二个年级的学生就无奈撑着伞在“露天教室”上课。长期以来,群众急切盼望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宜丰县天宝乡松溪村,是个名副其实的“食不裹腹,衣不御寒,住不避风雨”的“三不村”。1980年,全村人平纯收入不足100元,1981——1983年人平纯收入也仅109元,但是1988年人平纯收入却达到786元,比1983年增长5.5倍,全村  相似文献   

13.
江西高安县兰坊乡杭上村原是个贫困村,1982年人平纯收入不上150元,人平口粮不足300斤,集体经济一无所有。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这个村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雁峰区湘江乡高兴村党支部为了让全村人民都高兴,都走上致富之路,现已通过十年的努力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建设成为“湖南省十佳红旗村”。2000年全村已实现社会总产值1.9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近90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60多万元,村人平纯收入达5100元。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带领群众发展村级经济高兴村位于衡阳市南郊,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0多人,面积16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500多亩,人平不足3分地,1993年以前,人平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徘徊。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村支部带领…  相似文献   

15.
清水乡是江西省上饶县的农业大乡,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12067吨,人平拥有粮食720斤。而农业产值只有1950万元,人平产值只580元,农民人均收入1830元,大部分是来自外出打工的收入,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农民不能富裕起来,脱贫致富就成为一句空话。通过这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清水乡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深刻地认识到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盐都县老区开发促进会对秦南镇张燕村、北蒋乡屯村,伍佐镇构港村和大纵湖镇马沈村,就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和剖析。   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央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正确而重大决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是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统计,去年四个村的三业总产值为 15889.44万元, 三业纯收入 3310.76万元,人平收入 4092元,高于该四乡(镇)人均收入 15%以上。 其中多种经营总收入为 4637.5万元,人平纯收入 3019元, 分别占三业总收入和人平收入的 51%和 60%左右。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张燕、屯村、构港、马沈四个村,去年多种经营人均纯收入依次为 3446元、 2038元、 2811元和 4399元,农民年收入 60%~ 70%得益于多种经营。在大搞特经、特种、特优等多种经营生产的各类专业大户中,年纯收入超 3万元的 201户,超 5万元的 143户,超 10万元的 81户,超 10万元以上 39户。马沈村水产养殖专业大户宋洪林, 1999年投入 13万元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从抓干部带头更新观念入手,促进农村各项工作改革,使我县农村经济走上了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1986年,全县五个特困乡人平收入由过去的人平不足100元提高到281元,10%的特困户不但摆脱了贫困还加入各类专业户行列。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湖口县虽然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但是,1994年全县贫困人口有36700人,其中贫困乡12131人,贫困人口人平收入只有487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7年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19672人,其中省、市定贫困乡下降到6010人,分别占1994...  相似文献   

19.
蒋正林 《浙江经济》2007,(12):57-5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海盐县共有104个村经济合作社,2004年至2006年三年的可支配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总收入扣除经营支出、计人收入的专项项目资金和村公益事业资金)为13581万元,年均4527万元,村均43.5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0元。其中,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3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80元以上的有28个村,占总村数的26.9%;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一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一180元的有33个村,占总村数的31.7%;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以下的有43个村,占总村数的41.4%。  相似文献   

20.
一、村级集体经济现状1村上收入少,村干部待遇低,班子难稳定。被调查的346个村中,集体经济只有实行责任制以前遗留下来的239个近乎荒芜的茶、林场和近年兴办的119个村办小型企业,其中有135个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17.52万元,村平3396元。这点收入连村上必要的办公经费都无法保证,更不可能满足村干部工资的需要。我们所调查的村中,共有村干部2008人,其中已落实养老保险的仅108人,月工资收入达到了百元以上的224人,占11.2%,月工资收入在40至100元之间的892人,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