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勇 《北方经济》2005,(11):68-68
银行倒闭的外部性要远远大于其他企业.考虑到银行运行的脆弱性和一家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对其他银行带来传染性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都积极加强对银行的管制.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比如:核电站由于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影响也受到严格的监管,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普通企业,对商业银行的管制要严格得多.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政府管制是一种普遍现象,国际上银行监管标准的不断公布也证实了政府对银行的广泛干预,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时期(阶段)政府出于不同的目的而采取的管制政策或措施有所不同罢了.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弱化的法人治理机制,Prowse(1997)对美国234家银行控股公司1987-1992年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控股公司最重要的法人治理机制是监管部门的干预.于是银行法人治理问题由于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严格管制而变得更加复杂.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管制是如何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影响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封闭经济而言.开放经济有其特殊的条件和变化。在开放经济下.银行监管势必要受到开放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开放经济通过对金融管制函数R=R(A,K)中的C、Y和W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管制函数R=R(A,K)。经济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增大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因为以前是以国内银行业为主体设计的银行监管.在开放经济中则要考虑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相应地需要对银行监管机制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监管制度——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是现代银行监管体系的两大支柱。传统上的理论成果大多偏向于对这两项制度本身的探讨,而忽略了对两者相关联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银行中介理论的回顾论证了存款保险引入的必要性,并运用资本结构理论证明,资本充足性管制是应对存款保险制度道德危害的优化选择。籍此,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被纳入了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应该成为我们理解现代银行监管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玲 《中国经贸》2012,(12):130-130
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是造成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冲击欧美经济,随着银根紧缩,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特点,探讨了中国的影子银行现状及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理论界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模式选择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分管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实行统管制。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监管主体模式比较分析 ,并结合中国实际 ,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主体的选择 ,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肩负监管和制定货币政策两项职能为最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为什么要监管银行?”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出发,从市场失灵、法律不完备以及监管失灵与改进的动态演进三个角度,全面总结了现有经济理论对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失灵现象及其改进措施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涉及微观银行学、管制经济学以及法金融学等领域最新的理论和模型,并分析了各种银行监管工具的优点和弊病,以期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监管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服务和产品具有特殊性,受众面广、影响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银行消费者相对而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如何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是各国银行监管当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监管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机制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引入英国和美国的监管经验,从银行监管架构与法制基础、银行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两国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建立银行监管部门处理银行消费者投诉的支持系统,制定银行处理消费者投诉的规定或指引,建立第三方协调纠纷机制和加强对银行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全球107个国家有关银行监管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活动的严格管制、银行准入的苛刻限制、资本充足的依章履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官方监督的有力执行和政府控股银行等监管政策,都与银行业效率和稳定无关,但却与腐败現象成正比。其中最出人意料的结论是,官方监督的弊远远大于利。到底什么样的监管政策才有效呢?分析表明,对银行活动管制较少、对外资银行准入限制较松、对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合理、鼓励和授权民间监督等政策,不但可加快银行业的发展步伐和提高效率,而且还可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从而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概  相似文献   

10.
邹江峰  张亚迪 《中国经贸》2009,(24):107-107
近年来,金融混业化、集团化经营现象及其对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冲击,引起了理论界的密切关注,也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面临艰难的选择。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全球监管的影响,并在各国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结构安排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当前金融分业管制政策安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