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格战似乎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专利。从家电业的直线下滑、从连锁店“一元钱卖空调”的促销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强烈的竞争欲望和总想置对手于死地的决心。然而,那些看起来一直有些超然甚至傲慢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一个个降低了姿态: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欧莱雅一口气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使产品线一下子降到50元以下;今年2月,麦当劳推出“超值惊喜、不过5元”的营销活动;4月底,诺基亚一些手机价格最多降低了25%;5月,华南地区所有必胜客餐厅的餐牌价格全线下调15%……而在此之前,宝洁、美宝莲、宜家家居、联合利华等,甚至生产汽车、家电、…  相似文献   

2.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  相似文献   

3.
<正>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2003年12月10日,一项收购协议在北京王府饭店秘密签订。11日,世界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正式宣布,将“小护士”收归账下。“这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兼CEO欧文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收购小护士品牌,为欧莱雅集团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63岁的欧莱雅中国"创始之父"盖保罗,4月13日在意大利因病去世。盖保罗1996年赴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17年来,他引入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等众多品牌,收购小护士、羽西完成本土化整合,拓展男士护肤全线产品……一路过关斩将,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实  相似文献   

5.
悠远 《经营者》2007,(10):46-47
收购,整合,再收购,再整合,这就是欧莱雅进入中国以来的全部主题。完成小护士与羽西的收购计划之后,欧莱雅再现了法国人凡尔赛宫前复制金字塔的神妙。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10日,小护士化妆品公司董事长李志达终于同意出让小护士的所有权。280000个销售网点,96%的市场认知度,以及2003年预计近4000万欧元的销售收入,一并归入了欧莱雅。“犹豫四年,欧莱雅的什么打动了你,最终还是将小护士卖掉了?”在收购消息的发布会上,《中国企业家》记者向李志达这么提问,李志达犹豫片刻,一字一顿答:“诚意。”“还是利益!”媒体中有人高声回应。李志达匆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2003年12月11日,法国欧莱雅集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宣布,欧莱雅完成了对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收购.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还包括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小护士"的分销渠道.  相似文献   

8.
骄人业绩 如果说,"欧莱雅"的知名度是靠日积月累的广告投放而"脸儿熟"的话,那今年初媒体纷纷讲述的一个新闻事实,却不折不扣地折射出欧莱雅雄厚的实力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欧莱雅将国内三大护肤品牌之一的"小护士"收到自己麾下:40天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了个连贯动作,正式收购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羽西".  相似文献   

9.
资讯     
《公司》2004,(3):18-19
欧莱雅收购羽西 世界最大的化 妆品公司欧莱雅宣 布,已与美国科蒂 集团签定协议,与 其旗下的中国彩妆 及护肤品牌羽西 “联姻”。该收购将 在获得中国有关部 门批准后最终生效。欧莱雅集团不仅拥有了羽西的固定资定和无形资产,还拥有了“羽西”品牌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即使是以收购再造国际品牌著称的全球第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整合小护士和羽西也绝非一件轻松的的工作。他们得到的和失去的几乎同样多  相似文献   

11.
风铃 《中外管理》2004,(1):99-100
世界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近日宣布:收购中国护肤品品牌”小护士”。这是欧莱雅在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本土品牌。而完成收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小护士品牌的缔造者——丽斯达公司董事长李志达今后不得再从事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12.
《东方企业家》2004,(6):33-33
2003年11月,三笑集团将手中持有的高露洁三笑公司30%的股份尽数卖给了高露洁,同时卖掉的还有“三笑”品牌50年的使用权。很快,“三笑”牙刷便在大超市的货架上消失了。2003年年底,国产品牌“小护士”宣告易帜,根据与欧莱雅达成的协定,在完成收购后,小护士掌门人李志达将离开  相似文献   

13.
冯青 《经营者》2004,(1):90-92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欧莱雅与宝洁在中国市场的角力中,采取了不同的品牌战略。前惯于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用多产品同时切入,而后实施的则是大规模大品牌战略的运作模式。不过,显然,拥有兰蔻、薇姿、巴黎欧莱雅等众多品牌的欧莱雅目前并未在中国市场占到便宜,其销售总额还不敌宝洁旗下的玉兰油—个品牌。但是,在去年底收购  相似文献   

15.
宝洁公司进入中国的日化洗涤用品市场已经1 5年了,其间麾下的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以及后来收购的伊卡璐已经牢牢地占领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中高端市场.在2003年11月左右,宝洁出奇不意地推出"9.9元飘柔",将宝洁洗发水历史性地拉到了10元以下.此次宝洁公司推出的9.9元飘柔日常护理洗发液,包括原来的去屑和滋润两种,规格分别为200毫升和400毫升,终端零售价格分别限定在9.9和16.8元,宝洁公司对于生产该种低价格飘柔的解释是面对中国二三线城市,主打中低端市场.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最大的家用日化品企业宝洁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阵痛与挣扎.受持续三年尤其是前一年净利萎缩的影响,宝洁降低了2014年的盈利预测,将全年收入增长由原先的1%~2%调降至0~2%,每股盈利由原来的5%~7%调低到3%~5%.特别在中国市场上,宿敌联合利华、欧莱雅等跨国日化巨头以及蓝月亮、纳爱斯、自然堂和相宜本草等中国本土日化企业进攻圈地的阵势,更让宝洁寝食难安.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宝洁在中国牙膏市场的占有率下降到19.7%;在洗衣粉和肥皂的品类中,中国本土的广州立白和纳爱斯集团的产品市场份额已达到27.6%,宝洁仅为7.6%;在护肤领域,欧莱雅的市场份额为15%,宝洁只有不到10%.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10日,为了填补其竭力打造的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即低端大众化妆品市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拿下了与之谈判4年的小护士.所获包括小护士品牌、除了李志达之外的所有管理团队、所有销售网点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的一个生产基地等.  相似文献   

18.
邓波 《中外管理》2004,(4):83-86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靠在中国市场上的两次“闪电”收购,而引起了社会瞩目。其实.早在这场化妆品业的并购大战在国内打响之前,欧莱雅的人才大战已在全球打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央视黄金时段的招标会上。国际知名日化企业宝洁以3.8515亿元的天价,成为央视新一届的标王。从标王诞生之日起,央视招标大会从来都是本土企业挥洒自信、实现快速成长的舞台。从孔府宴、爱多,到熊猫、蒙牛,无论市场成败、水分多少,标王一直是国内企业的囊中之物。2003年,宝洁首开先河,国际品牌第一次参与央视招标;2004年宝洁又豪赌央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标王。作为一个具有160多年发展历史,在全球拥有300多个品牌的国际知名企业,宝洁的夺标能力,我们自然无可否认。但是,3.85亿元的天价,任何企业也不能小视。按照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一贯的严谨、稳健和理性的作风,宝洁夺标当然不可能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其中必然有其值得深思、探究之处。综观宝洁近年的发展,雄霸中国市场的宝洁,正遭遇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难题:一是先发优势频遭“黑马”挑战;二是多品牌遭遇中国瓶颈。  相似文献   

20.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