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商周刊》2011,(19):11-11
你要想把这个城市抓好,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是想干还怕得罪人。你肯定干不了!或者干,或者不干。你只能认一头。我选择了认老百姓这头,就只能这么依法办了,你拿谁压我也不管。 ——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堰谈到保障房建设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多次说过:"人们想的是一,可实际是二。"他还批评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次,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话。小孟说:"您是大主席,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什么事都能办到。"毛泽东笑了,小孟忙问:"我说得对不对呀?""你说得也对也不对。"毛泽东认真地回答。毛泽东说:"说它对,是因为我说话确实算数,说话不算数,  相似文献   

3.
对待坏人抑或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通常面临三种选择:一是“以怨报怨”.也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守信用.我也不守信用;你欺骗我,我也欺骗你。用这种方法来教训那些办坏事或破坏规则的人.他们吸取了教训或许会改辕易辙:二是“以德报怨”。你对我搞阴谋诡计,我仍旧对你友好。基督说,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应把右脸也让他打,用这种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让坏人也能变为好人;三是“以直报怨”。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和干坏事的人,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错了。比如,出租车司机多收费,“以怨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再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对方他犯了规,以后改正。  相似文献   

4.
“……假使你还没有想出走哪一条路,看那边给我们指路的人来了……”———但丁1“时尚不仅仅是服装。时尚在空气里,随风飘扬。使你用直觉去感受它,它就在天上,在路上……”———夏奈尔“我要做中国的夏奈尔!把《生命奖杯》捧给中国女性,使世界之色更加完美,形象...  相似文献   

5.
邱丘 《经济纵横》2011,(1):24-29
年末聚会.有个HR好友想跳槽.但是不由回首历次的工作经历.尤其是那些让他印象深刻的老板。沉默良久.他最后只给了我“一言难尽”几个字……  相似文献   

6.
愿赌服输     
颜夏 《经济》2004,(3):93
听明友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在冰山上探险的人,在夜幕中不慎掉入悬崖。在风驰电掣下坠的刹那,他的脑海浮现出:“这下全完了。”但突然,有东西使劲把他往上一拽,他意识到腰上的保险绳起作用了,于是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绳索。就这样在极度的寒冷和恐慌中过了很久,忽然有个声音说:“我是神,你信吗?”遇险的人顾不得多想,连忙说:“信。”这个声音又接着说:“如果相信我,就把身上的绳索解掉。”悬在空中的人犹豫了,犹豫过后,他选择了更紧地抓住绳索……第二天清晨,救援人员赶到时,这个人仍然紧紧地  相似文献   

7.
李嵱 《经济改革》2009,(11):10-13
他是个率真而充满梦想的上海老人。为了西藏墨脱的孩子们,他改变了晚年的生活志向,重新开始了一种意气风发的日子。因为他的多方奔走,一所耗资86万元的希望小学在一个落后封闭的原始村落建立起来,可他却不愿别人张扬他的故事,“我只是想在晚年做一点事情而已,有什么好写的……”  相似文献   

8.
纵观结婚这些年,我家基本上奉行无理财的生活。认识LG以后,他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的观念影响了我。所以一穷二白的我们在婚后想的是如何提高收入,完全忽视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父亲梁漱溟     
“知父莫如子,知子莫如父.你们生长起来数十年皆在我跟前,我完全懂得你们,你们亦应当懂得我……”梁漱溟在给两个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 但两个儿子并没有像梁漱溟所想的那样了解他,“对我来说,准确了解父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梁漱溟的长子梁培宽在接受访谈时提道.对梁培宽而言,了解父亲其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并且是自1986年退休后,就一直在从事的工作.“我退休后的十八年就是一个‘走近’父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辑他的著作加深对他的了解.”梁培宽认为,要想全面了解父亲,首先要了解父亲的学术知识.“他曾跟一位外国学者讲,你不要急着了解我,问我这个问我那个,你先要深入了解儒学和佛学,这是东方学术最有价值的东西,把这两方面了解清楚比了解我更重要.他的思想的根本就是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经济视角》2011,(8):47-47
《创业:我们的故事》 在这个时代,也许有很多词汇让你怦然心动,但没有一个词像“创业”.这样在让你怦然心动之余又辗转反侧.它是如此鲜明地集中了你的梦想、奋斗、狂喜、落寞……然而“我想创业”与“我能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如何才能走好创业路…『页境或逆境当中,谁来搀扶和鼓励他们?你会在《创业:我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你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企业吧。”柳传志盯着我说,“你一定会感兴趣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个人过于自信,却很真诚。分手的时候我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又补充道:“我很抱歉,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没有关系,你可以按你自己的想法写,也可以什么都不写。”他回答,“我只是希望你用  相似文献   

12.
杨光超 《商周刊》2011,(12):85-85
和同事聊天,“六一儿童节,你能想到什么?”他问我,“小孩放假”我说;“那端午节呢?”“全国放假”。同事笑了,他说,“六一儿童节,我会想到孩子们欢乐的笑脸,想起自己童年的欢乐,内心就会涌起一股甜蜜;端午节,我会想到千年前屈原投江的悲壮,民众自发祭奠的传奇,内心则会有一种感动”。听完同事的话,我默然。在这样物欲的城市,不知是因为害怕伤害,还是在自我保护,只是不由自主地那样做了——情绪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突然有一天,被人说作冷冰冰。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故事 “我……我警告你,要……要再敢惹……惹我,你小心着!”一吵起架,张宁就急的满脸通红,说话也比平时结巴了很多。 “你以为你带个眼镜就象个文化人了?话都让你说尽了,什么事还都成你有理了啊!”一旁的陈磊不甘示弱,针锋相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将军走在前线,士气才会出现。一家企业成功或失败,分别就在这方面。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应该是美国的沃尔玛吧。有一次,《财富》杂志一名记者要采访沃尔玛,向他说:“我可以明天到你的办公室访问你的成功之道吗?”沃尔玛说:“好吧!”翌日,那记者便到他的办公室去,但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看见沃尔玛出现。记者心中当然有气,不禁想:你以为你是谁?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你看不起我这个小记者,我就凭一  相似文献   

15.
韩信之死     
这是我在《新智囊》的“笑谈管理”中“读秦汉,想管理”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在谈了“强者的激励机制”以及“弱者的竞争策略”之后,我想在年初的时候谈谈有关“战略”的话题。一提到“战略”,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客户需求、市场定位、竞争分析等等关键词,可本期我要讲的是“战略”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另一面——利益的分配!而“韩信之死”恰恰给我们在制定战略时提了一个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 李德盛是运城东风百货商场经理。这是一位年过六旬依然精力旺盛的“老生意人”。曾有人劝他:“老李,那么大年龄,干到啥时是个了。想退休退休,不想退休,自己开个门市部,照你的本事,凭你的关系,饯早赚海了!”李德盛坦率地承认.这儿年他单个儿干,赚他十万八万是小菜一碟。可他舍不得东风商场,他跟它怪  相似文献   

17.
唐婷  杜雅婷 《新经济》2014,(9):92-93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相似文献   

18.
勿为明日烦     
《经济改革》2009,(8):47-47
我有位新同事.刚被举荐为部门主任,工作积极努力,每日早来晚走.但最大的缺点就是疑神疑鬼,所做之事总怕出现纰漏,完美主义得一塌糊涂.动辄跑来我这儿“自我检讨”这事要是再那么那么做,今天就不会是这样了;如果我要是考虑得再周全一点,别人就不可能高我们一筹了:我要是凡事多请示一点.就不会犯今天的错误了……他那隔三岔五正儿八经的自我批评精神.搞得你哭笑不得.真不知是他的错还是你的错.间或在指桑骂槐.你越安慰他.就越发唤起他勇于认错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何如平 《经济》2006,(10):12-12
那天接到同学小齐的电话,他说他从深圳回来了,想搞个同学聚会,请我去参加。我知道这小子在深圳开公司赚了钱.回武汉买了别墅买了车.他搞这个同学聚会无非是想在我们面前摆摆阔。我推说现在忙,没时间去。小齐不高兴地说:“怎么,我的大班长.这点面子、都不给,你还以为我是当年的小齐啊!”话说到这份上.我只得答应。  相似文献   

20.
力贞这个人     
张光 《经济改革》2014,(11):11-12
一、从名字说起 1929年11月7日,出生的前一天,父亲刘志丹从甘肃作地下工作回到家中,女儿生下来后,他十分高兴。他对家人说:“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刘力真,就是叫她长大后力求真理,作正义的人。”祖父说:“叫这名字不像女娃名。”父亲说:“你说叫啥好?”祖父想了一会说:“现在各种主义很多,求真正的真理最重要,你起得好,就这样叫吧!”以后人们亲切地叫她“真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