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感是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存发展所处客观环境满足程度的心理感受。提高幸福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永恒追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众幸福感具有阶段性特征,反映了不同发展时期民众追求目标和认知程度的变化。在现阶段,关注和改善民生是提高我国民众幸福感的根本着力点。民众幸福感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文化发展繁荣则属于提高民众幸福感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14,(6):1-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专家如是说,民众也逐步对此形成共识。而对于垃圾处理,似乎不以为然,特别在社会民众和产业界,负面认知大于积极态度,仅将此作为消除污染而不得已为之。其实,垃圾处理是成长中的一大产业,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1928年后国民政府开展的合作运动不仅是作为实现民生主义的一个手段,又是其统治合法性在乡村社会层面重建的一种努力。合作运动由此具有了扩张国家行政力量、“促进民生主义之实现”、控制乡村社会等多元的价值取向。这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更多体现了政府意志而非民众意愿。主旨是在民众中培育现代民族国家创立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基础,增大国民党政权统治的合法性。这背离了合作社在西方兴起时所具有的社会自觉选择、自治性质与经济的“功能范畴”。其与政治力量的合流,达到的仅是官绅商的“合作”,故而也就不可能将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建立在民众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孙沛东 《开放时代》2012,(4):92-113
西方学界主要从社会、市场和文化三个维度,阐释市场化条件下时尚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本研究引入国家新变量,从民众的日常着装入手,着重探讨“文革”期间广东民众着装时尚的类型,总体性社会中国家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个体着装时尚的影响,以及非市场化条件下时尚的产生与传播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在时尚建构中的作用显著,它型塑了合法性时尚,并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一整套政治化的日常着装秩序。它遵从权力和资源的垄断逻辑,力图借助特殊的着装制度将普通民众的思想彻底革命化,其产生和传播的背景是列宁式政党、军队和国家政权。总体主义的社会控制系统、密不透风的国家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三者共同造就了“文革”着装时尚。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是文化生存的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江南论坛》2008,(1):33-34
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出台,引起广大民众关切热议,各路媒体兴奋追捧。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财富都得到快速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掀起了一场财富的资本化运动,更是让大多数民众感觉家庭财富在逐渐地增长。但是,当民众衣食住行基本上得到满足,财富有一定程度增长后,如何让个人财富更好的增长,或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如何让民众手上的“钱”能够更好的生“钱”,这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旨意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也在不断上升。在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时候,各国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所以各个国家之间的目标与标准都是不相同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制度、民众需求和技术标准等各项差异,必然在贸易往来之中造成一定的摩擦,这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改革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一个突出的难题是国家机构与社会民众之间在市场经济中的权利关系还没有理顺,其主要表现就是国家机构在传统体制惯性下对社会民众权利的抑制。如不恰当的行政干预造成民众创业的艰难-我国政府对企业的审批项目达几千项之多;行政性垄断导致消费者主权的失缺-电信、银行、航空及基础设施的政府垄断使消费者超额支出;以权谋私滋生的腐败-利用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的案件层出不穷、数额越来越大;机会不等形成的贫富差距-凭背景和关系致富比凭能力致富来得容易。  相似文献   

9.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正式生效,在烟草业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面临诸多压力,中国烟草业近年来一直不断改革,重组后的中国烟草业发展格局初定,在民众健康与经济利益之问如何取舍,或者说现时期如何平衡二者之问的关系确实是良方难寻。  相似文献   

10.
儒家经典《孟子》一书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首先,就民众、君主及国家政权的关系而言,民众为本,国君与政权为末。其次,君主和任何国家政权都不可能离开民众而单独存在。最后,民众的安居乐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前提。孟子所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巩固君主政权、推行王道政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孟子民本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商周刊》2012,(4):88-88
新加坡是全球唯一民众拥屋率接近100%的国家,这也成了新加坡人带给世界的惊叹号。  相似文献   

12.
如果赞助商撤回赞助,无疑会被中方视为挑衅,有损于企业在中国的形象,家乐福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但是,如果其他国家的民众将赞助奥运视为对威权政治唯唯诺诺,企业的声誉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交通拥堵已成各大城市之通病。近年来,国泰民安,百姓收入大增,私家车亦随之大增,交通拥堵更呈恶化之势。西谚云:时间就是金钱。君不见,每日上下班高峰期,各交通要道水泄不通,各高速公路几成停车场,民众耗时于交通不计其数,不忍其苦,民怨沸腾。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官僚体制是国家权力与民众间的稳定纽带,提供了国家治理的组织基础。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支配方式塑造了国家权力、官僚体制、民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国家治理逻辑的密码。本文借用韦伯"权威类型—支配方式—合法性基础"三位一体的理论思路和概念工具,在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探究国家支配方式及其合法性基础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并着重分析中国官僚体制在这一支配方式中的位置角色、制度设施、历史渊源和由此产生的行为特征。依这一理论逻辑解读国家支配方式所塑造的国家权力、官僚体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和内在张力,以及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权威格局是各种权威要素因地位差异构成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秩序协调机制,对权威格局的研究是从合法性角度对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具备的民众基础的考量。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具备牢固的维吾尔族民众基础。维吾尔族民众信任的权威格局中。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在个人和社会事务两个领域普遍受到信任,占据权威格局的主导地位,辅之以在社会事务方面越来越受到信任的知识能力型人才代表的新型权威。经济愈发达的地区,情况愈是如此。宗教人士所代表的传统权威能够发挥的作用主要局限在社会事务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震动中国。回望30天来"举全国之力"实行的抗震救灾,就是最挑剔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由衷赞叹中国政府应对巨灾迅捷有力、科学有序的反应与决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次抗震救灾唤起了全国民众希望国家安定、同胞幸福的愿  相似文献   

17.
杨晋红 《时代经贸》2012,(14):182-182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民众对保险利益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本文针对保险利益的含义以及特点,联系保险利益的作用时间范围以及作用人范围给与了详细的解析,并希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李若建 《开放时代》2010,(9):98-118
“大跃进”时期的县级官员在整个国家的行政结构中处于一个夹层位置,一方面其命运取决于上级的好恶,另一方面对下级和民众的权力基本不受到制约,因此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发出,只能对上惟命是从,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民众所遭到的痛苦,表现出良知的一面。有一部分县级官员为上级的错误和自己的过失承受了惩处,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行政体制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县级官员也是行政体制问题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们对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而这个问题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都极为关注。而这个问题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