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与全国情况一样,广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端于解放初期农民带着土地、耕牛等私有财产入股的生产合作。至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前,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四个阶段。在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人民公社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不复存在,党在指导这场变革的过程中,及时地指示“要以农民居住的社区范围,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完善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一般应设置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
<正> 步入误区: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与命运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僵化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经营形式由单一的高度集中的集体经营变为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这样两个层次。这种统分结合的经营形式,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状和农业生产特点,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末有的发展。但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忽略了集体经营这一形式。集体经济在一些地方已名存实亡或名实双亡,同整个农村经济形势相比显得逊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对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中,对农村的生产合作组织如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乃至人民公社的研究关注相对集中,成果也最多。对其他两种合作组织即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关注,相对较少。其实,50年代农村出现最早和发展最快的合作组织,是供销合作社。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社会背景条件的状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扩大再生产速度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的关系,反映了农民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对于进一步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人民公社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李文学 《经济纵横》1994,(10):36-38
改革农村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的思考李文学我国农村现行的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应运而生的,它又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它的最大功绩就在于能够使国家、集体、农民的三者利益关系以及农户中积累...  相似文献   

6.
<正> 60年代初的党,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以下的家庭副业生产:(一)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根据这种精神,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给社员划分了自留地。自留地的划分,在农村人民公  相似文献   

7.
传统集体产权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集体产权下,农民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导致人民公社既否定了农民的财产权,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总体而言,传统集体产权下农村人力资本是一种畸形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集体产权下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前几篇谈到,按产业组织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要走上这条“路”,一个关键问题是“组织的创新”。农村经济产业化,从本质上讲,是农村经济组织方式的革新,也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把农村产供销各环节更有效地衔接起来。 在计划体制下,我们是靠行政手段进行组织的。这种组织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对生产的组织和对供销的组织人为地分割开来。在生产领域,我们经历了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体制变革,实际上是在探索生产集体化的道路;在供销领域,我们组建了供销合作社,由供销社承担为农民销售农产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等价交换与巩固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价格形态问题,是同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一样,长期以来成为经济理论工作者争论莫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与当前贯彻党中央所指示的巩固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开展农村集市贸易,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增产增收”是农村人民公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它既涉及到人民公社对国家提供日益丰富的农副产品,又涉及到人民公社实现持续的扩大再生产和逐步改善社员生活等。本文试图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王珏  孔伟艳 《经济论坛》2009,(19):26-28
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把土地所有权还给农民,使农民既有土地所有权,又有自由劳动权,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彻底改革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建立起真正的集体公有制,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具体组织形式是把原来以小队为单位的集体所有制改造成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公司.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8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大型的、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人民公社,已经在全国农村中建立起来了。农村人民公社怎样更好地贯徹执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迅速地兴办起自己的工业,一方面补充城市工业的不足,另一方面改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面貌,是当前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研究人民公社兴办工业中的一些问题,去年九、十月间,我同山东省委工业部的同志一起,访问了一些人民公社和它们所办的工厂,并同地方党委管工业的同志开了一些座谈会。这个材料,主要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参考了济南市郊北园人民公社和高唐县鲁伟、宏伟、灯塔三个人民公社的现有做法和经验,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设想写成的。意见还很不成熟,仅供关心这一工作的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待我国改革的试金石。围绕改革所进行的争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最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许多人反对,就是因为怕变成“单干”,也就是怕瓦解了人民公社,使集体农业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以后,“包产到户”遍及全国,人民公社瓦解了,人们又说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没有变,改变的只有“经营方式”,仍然怕“单干”。其实,集体所有制何尝没有变,除土地、某些农业基础设施仍归集体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属农民所有了,农业已由一家一户农民自己投资,自己生产经营了。土地“承包”实际上具有租赁的性质,农民按合同向“集体”交纳各种“提留”,农  相似文献   

14.
_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以来,农业生产中的集体经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此同时,还有一小部分的副业生产,是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个人经营的家庭副业。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打算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果乡人民公社位于河北省昌黎县的中南部,面积约96平方公里。中部横贯京山铁路,路南为平原,路北为半山区。该社南部以生产粮食和棉花为主,北部则盛产梨、葡萄和苹果。果乡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9月5日诞生的,包括原来的六个乡(梁各庄、两山、八里庄、十里铺、耿庄、两河),一个镇(城关镇),75个村庄,38个高级社。全公社有耕地131,890亩,其中果树占地25,100亩,大小果树60余万棵。全社农户11,098户,人口52,700人,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民公社认真执行“三包一奖”制,是具体体现人民公社以生产大队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生产队和广大社员生产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重要关键。因此,它对农村人民公社发展生产和改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福建省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执行“三包一奖”制的经验中,可以说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在所谓“政治挂帅”的幌子下,否定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农村人民公社中长期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都被冠以“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帽子取消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粉碎“四人帮”后,农村人民公社的一些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例如定额记工、“一年早知道”、“产量责任制”等,又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农村人民公社在实行“产量责任制”方面,经历了广泛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八月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二十周年,也是七里营人民公社诞生二十周年。七里营人民公社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临视察的人民公社。这个公社二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展现出我国广大农村光明灿烂的前景。纪念我国农村人民公社诞生二十周年,回顾七里营人民公社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其带来的深刻变化,将会激励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
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集体产权面临着制度性风险,"两田制"使村委会代行农村集体产权的运营,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虽然在集体拥有土地和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二元产权体制下农村土地实现了"两权分离",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是融为一体而不可分的,"两权分离"使土地既无法流转,也不利于规模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将展开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可看作是"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理论的又一次具体运用:村委会的行政化与村集体产权的股份合作化分开;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以股份合作为基础探索农村集体产权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维护农村集体产权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决议对过去几个月中我国农村的人民公社运动给予极高的评价;对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性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作了深刻的科学分析;制定了人民公社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方面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于在人民公社中加强党的领导、贯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等问题,也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党的这个决议全面地总结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