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高校实行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以来,贫困生问题日益突显,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虽可以解决物质之需,但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贫困问题。高校要以经济资助为起点,以心理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关键,不断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从而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效益。  相似文献   

2.
陶勇 《新西部(上)》2013,(7):127-127,124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状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对策。要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加大对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3.
袁彧 《新西部(上)》2018,(10):133-134
高校精准资助贫困生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国家的精准扶贫策略。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然而经过几年的运行,该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新时期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要做到:精准识别(这是资助工作的前提)、精准帮扶(这是资助工作的关键)、精准管理(这是资助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及资助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华东 《新西部(上)》2010,(2):111-111,103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构建动态的贫困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贫困生认定的量化评分方法;构建分层助困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本文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着重分析了云南边疆高校少数民族资助政策现状和存在资金投入少、宣传力度不够,工作重视程度低、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法律欠缺、政策倾斜不够等问题。同时,资助贷款也存在总量低、额度小;惜贷、拒贷;审批手续繁锁等类似问题,为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资助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助学贷款缺乏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学习贫困、就业贫困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助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缴费上后,高校贫困生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拟从现今资助体系的存在问题来探讨建立以“贷为根本、奖为基础、勤为补充”的新型资助制度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现象成为家长关心和学生忧心的问题。国家针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部、财政部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经济救助为主的贫困生助学机制,使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现象成为家长关心和学生忧心的问题。国家针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部、财政部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经济救助为主的贫困生助学机制,使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形势下,贫困生认定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文章围绕贫困生资助这一主线,概述了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情况,总结了目前贫困生认定常用方法,分析并指出认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出三种新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以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实施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政策,对于解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新资助政策体系产生的效果评价标准入手。对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评价。以资助实践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贫困生资助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应对政策,以期为高校深入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振江 《发展》2008,(2):134-135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维护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维护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4.
对经济贫困生予以资助,是国家为确保其能够享受到公平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经济贫困生的资助模式较为多样,但是在绩效管理方面还较为欠缺:一是,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出对高校经济贫困生的资助成效;二是,难以发现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利于资助工作的改进。为此我们要加强对高校经济贫困生资助绩效管理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提升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质量。在这里基于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了解,首先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经济贫困生资助绩效管理的普遍现状,然后就如何完善高校经济贫困生资助绩效管理提出了一些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资助工作绩效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构建动态的贫困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贫困生认定的量化评分方法;构建分层助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大,各大高校普遍都建立起了一整套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受助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阐述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讨论和分析导致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提出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尽管在国家和高校的资助下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他们因贫困而引发的思想及心理上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文章从分析贫困生心理及思想问题现状入手,倡导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邹永生 《魅力中国》2011,(5):229-229
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做好奖、勤、助、贷、补、减、免、缓等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但是如何认定?怎样才能真正认定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这是当前摆在各高校学生资助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和难题。本文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以本校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对象,提出具有普遍性与可操作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提出不断建立健全认定机制、优化资助模式、结合精神引领、注重贫困生综合能力培养,建立多元综合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切实达到高校资助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展开,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健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呼吁全社会都为高等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