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最近我们在对信用社新增大额贷款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在贷前准入、贷时风险防范、贷后信贷管理方面明显存在履职不到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总行和区分行为了加强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制订了一系列贷款管理的实施办法,使信用社贷款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但就当前情况看,信用社贷款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具体表现:(1)发放大额贷款无申请书、无调查报告、不建立经济档案。据查某社去年6—12月份发放贷款110笔,无借款申请书的一笔,无调查报告的34笔,审批手续不全的4笔。(2)贷款凭证无借款单位和个人印章。据去年第四季度会审发现两个基层信用社无借款单位和个人盖章就发放贷款的5笔。其中最大一笔10000元。(3)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自有资金,对新上马的贷款项目贷前不作可行性研究和评估。(4)不坚持贷款审批制度,大部分社对超过自己审批权限的较大额贷款,不呈报县联社审批,个别社还存在一人长期审批大额贷款。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信社现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规程是:信贷员调查一贷审小组审查一信用社主任审批一联社贷审会审查一联社主任(理事长)决策。这种贷款规程看似规范合理。实际上存在“二易二难”问题:一是信贷员素质跟不上,缺乏贷前调查能力.易产生能力风险:二是信用社贷款审查小组虚设.难以发挥作用:三是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专业人才构成不合理,易产生道德风险;四是贷款调查、  相似文献   

4.
贺敬华 《金融博览》2004,(11):61-61
为 加强大额贷款的管理 ,部分农信社对金额超过 5万元的贷款 ,统一由县级联社组成的贷审会进行会办。但是从目前部分农信社对大额贷款会办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会办制度流于形式的较多 ,对经会办的大额贷款的风险控制也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大额贷款会办记录形式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信用社贴现业务存在一些问题,隐藏的风险值得思考。(一)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易于造成透支行为。当信用社办理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就成了票据的持票人,在该笔票据没被出票行承兑前,都存在着资金不能被收回的风险。在正常的业务操作中,票据贴现业务通常视为质押贷款来管理,一旦办理大额贴现所持有的票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一些风险渐渐凸显。究其原因无外乎贷款贷前调查失真或贷后管理失效。农发行与商业性客户之间是一般的商业性借贷关系。如果贷前调查失真.贷后管理的滞后性必然导致贷款产生损失。所以将风险防范的关口提前到贷款发放之前是至关重要的.贷前调查是否真实是决定贷款是否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货时风险管理介于信贷决策风险管理与贷后风险管理之间。信贷新规则虽已明确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经营管理四个环节的主责任人,但在具体操作时,从贷款审批到发放这一时段往往由客户经理一人操作,缺乏制约和把关。现实状况表明,贷后检查中发现的合同条款不衔接、止付手续不全、抵押登记章印不符等操作问题,绝大部分都是贷款发放时再审查缺位形成的。因此,加强贷款操作风险控制不容忽视。笔者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围绕一些典型案例,从法律角度.就规避贷时操作风险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对上思县农行、信用社1985年度62个万元以上大额贷款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谈谈我们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一、有问题的大额贷款的类型1、多头贷款.一种是化整为零.把全家大小人口分别单独立据申请贷款,骗取贷款;另一种是银信干部以贷谋私,超越权限.据调查,在62户中,多头贷款计有16户,占25.8%.如平福乡平福村农民黄剑平,到信用社要求贷款2万元搞木材生意,由于超过贷款审批权限,而该社副主任满胜群却对贷户说:“你要这么多的贷款,我没有这么大的权审批.”黄说:“我做生意赚得钱,给你茶水费.”这个副主任竟建议贷户以爱人、弟、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十二岁)等五人分别立据、各借4,000元,合计20,000元.贷款已于今年四月到期,但至今却分文未还.  相似文献   

9.
段纲 《金融博览》2006,(7):46-46
最近,笔者在贵州一些乡镇信用社调查时了解到.一些信贷员在包村包片管贷中,一包就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信贷员长期管一个村、一个片的贷款收放,客观上就容易出现违规放贷、以贷谋私现象,一时又难以发现,造成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对全区各二级支行(部)的新增贷款进行了一次实地检查,从检查的情况分析,新增贷款中小额融资抵押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5.24%,我行的新增贷款的担保方式有了进一步优化,新增贷款的资产质量总体上升。但在贷款检查中发现,有的小额融资抵押贷款情况不容乐观,部分贷款在贷前调查、贷款的操作和贷后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低风险贷款的操作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1.
秦科 《现代金融》2009,(2):48-48
一是将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并贯穿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在办理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票证质押止付过程中,严禁非会计岗位人员参与办理止付手续;止付手续办理完毕,可再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与出票行会计部门就质押手续进行核对,确保票据真实;在办理大额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和贴现业务中,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对票据查询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公司客户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总体设想是点面结合,分别控制。即在辖区层面上,继续发扬工商银行良好的贷前调查管理模式、抵、质押物集中评估核保、大额贷款领导挂牌逐笔监控、档案集中管理等优良传统,通过事前控制不发生风险,强化事后监察不扩大风险;在局部和小额贷款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农民贷款难问题曾备受关注,但随着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持续增长,山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开始逐步向信用社“贷款发放难”转变,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亏损和风险,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大难题。山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为何贷不出去?笔者近期对郧县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信社现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规程是:信贷员调查→贷审小组审查→信用社主任审批→联社贷审会审查→联社主任(理事长)决策,这种贷款规程看似规范合理,实际上存在"二易二难"问题:一是信贷员素质跟不上,缺乏贷前调查能力,易产生能力风险:二是信用社贷款审查小组虚设,难以发挥作用;三是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专业人才构成不合理,易产生道德风险;四是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责任不明确,难以落实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鉴于上述情况,农信社应建立贷款新规程,改进现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个人住房贷款操作风险防范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贷款操作风险是指在贷款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环节行为失当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分为现房贷款和期房贷款两种,每种贷款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要点也不完全相同。两类个人住房贷款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信贷操作风险是贷款发放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关口。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贷款合同条款连接及抵质押物的登记、冻结、贷款人的资料审查等进行了分析,并用翔实的案例加以佐证说明。结合贷时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就强化合同管理、规范文本格式、完善法律审查、建立贷款手续复核制等方面提出了防范贷时操作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珊  余德 《武汉金融》2005,(10):61-61
农户大额贷款是指超过小额农贷授信额度、主要为急需大额资金进行投资的农村种养、加工等专业大户而发放的贷款。从对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由于经营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户大额贷款因其额度大,又无适当担保抵押(农村房地产无法办理正规抵押手续),大多被信用社拒之门外。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户大额贷款运行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文芝 《时代金融》2013,(20):108-109
贷后管理是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贷款风险全程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而言,贷后管理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使得贷款内风险不能被及时发现,错失采取主动的时机。贷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信贷资产出现风险的几率,这就对贷  相似文献   

19.
农户联保贷款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联保贷款是信用社的一个重要信贷产品,随着国家把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做为“富民工程”来抓,农户联保贷款在信用社贷款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以A县联社为例,2003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34%;2004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49%;2005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66%,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户联保贷款在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隐患。一、贷款介绍信只给了推荐人权利,而没有约定推荐人应  相似文献   

20.
优化贷款操作流程,合理减少办贷环节,全面提高办贷效率,是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整合相关制度、完善风险措施和打破关键环节的桎梏,已成为提高办理贷款业务效率的当务之急。一、农发行贷款业务办理现状(一)办贷时限长。当前,农发行贷款实行调查、审查前后台分离和分级授权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