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波 《上海保险》2014,(10):31-34
保险业作为管理风险的特殊金融企业,需要依靠信誉和公众信心维持运转。保险公司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保险公司的信誉,甚至会引发公众对整个保险业的信任危机。声誉风险已经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加强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避免和控制声誉危机事件,把声誉风险纳入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波 《甘肃金融》2014,(7):42-44
保险公司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声誉,声誉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具有内在的伴生性的特点。保险业作为管理风险的特殊金融企业,需要依靠信誉和公众信心而维持运转。保险公司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保险公司的信誉,甚至会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公众对保险业整体的信任危机。因此,加强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避免和控制声誉危机事件,把声誉风险纳入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对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高信用的金融企业,依靠信誉和公众信心维持运转。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银行信誉,导致品牌价值损失,而且会影响正常经营的开展,甚至还可能波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声誉风险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处理的八大风险之一。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投资者、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是其安身立命之本,而决定商业银行信用度最关键的是经营状况的稳定性。有效的风险管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公众对其的信心,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建立战略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信用风险是金融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是企业的健康稳健运行的重要标志.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趋势下,多家金融企业的不良贷款大额反弹,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拨备水平和资本充足率,也使金融企业在公众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了社会公众对金融企业的信心.如何防范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除贷前审慎准入外,笔者从审计核对的角度分析,通过审计对账发现贷款出现不良的征兆,并做好尽早防范,提前处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高信用的金融企业,需要依靠信誉和公众信心维持运转。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对声誉具有独特的依赖性,需要在新闻媒体保持一个正面的社会形象。客户将资金存进银行换取一个没有自身价值的凭证,靠的是对商业银行声誉的肯定和信用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壮大始终伴随着风险的掌控,其本质是一个不断承担风险、化解风险的过程。相较于一般企业,商业银行肩负着更多反哺公众、兼顾公平、维护市场、创造就业的社会职责,中流砥柱的地位可见一斑。农业银行自去年实现A+H股同步上市后,不论是公司治理、风险驾驭、还是内部控制,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信心丧失、需求下降以及商品价格下跌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离企业越来越近,波及实体经济。目前,在信心普遍不足、投资疲软、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投资,银行也不愿放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企业和银行必须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和优化企业资金管理和银行服务,为提振实体经济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资本管理机制与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管理机制的联系 (一)经济资本与会计资本的根本区别 在传统观念里,银行企业资本是指投资人资本、利润分配形成资本、制度生成资本(坏帐准备金)等,它们都通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反映,因此,被称之为“会计资本”。会计资本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支持公众信心、抵御市场风险。按照巴塞尔资本监管协议划分,会计资本就是银行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是实体资本。但实体资本对风险抵御是严重不足的,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规定的是最低要求,满足了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只表明银行资本准备达到了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但是对抵御银行风险的资本需求差距还很大。因此,理论界提出了满足抵御风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10.
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公众持股银行,其价值和发展潜力决定公众投资意愿。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增强股东持股信心、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是农业银行成为优秀上市银行,打造百年基业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孝感分行近年来在总行、省行战略指引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径的实践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中采用的工具,从传导主体方面论证中国货币政策微效的原因,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完善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公众信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剖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洪提出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关彤 《科学投资》2007,(9):40-41
企业需要利润,是不会允许由于转型而使企业利润长期下滑或者短期大幅度萎缩的。因此企业向品牌转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一些成效,大家才会有信心,才不会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造假事件到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不胜枚举的造假案件中可以看到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业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戴正龙 《财会学习》2016,(15):214-214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资金管理风险是企业面对的一种重要风险。加强资金管理对于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必须正视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资金运作体系,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资金管理的现实困难,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突破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合规风险管理的内含 首先,资本的殷实充足是公司合规风险建设的首要因素.资本信用制度下,银行作为负债经营的高风险公司,资本是其经济实力及经营规模的象征,具有抵御风险、维持经营、保护公众信心的功能,真实、稳定与充足的资本决定了其吸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行的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农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导致不良声誉的出现,致使存款人、投资者和银行监管机构对其失去信心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公众或媒体的负面声誉评价对银行收益和资产产生的现实及可预见的影响,使社会评价降低,对农行造成声誉危险和经营损失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许多方面说,独立性是审计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反映了公众的信任与信心。如果我们不以实际行动维护公众信心,任凭审计师的荣誉遭践踏,我们便忽视了Benjamin Franklin的智慧。他曾说过:“玻璃,瓷器和名誉最易破碎,而且再也不能复原。”……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或重组为基础,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同企业的任何一项改革一样,面临极大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本就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主要内部风险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对5000户工业企业2005年全年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分析表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企业家信心高企;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生产资料价格逐季走低;国内外订单有所增加,中小企业销售信心较强,设备利用率不断提升,大型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企业资金周转加快,存货水平呈缓慢回落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