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蘑菇酱菜1.腌坯将蘑菇去杂洗净沥干,按每100公斤加盐10-5公斤的比例,将菇置盐水中,以浸没为度。密封腌1周,期间翻动2次,使盐分渗透均匀。2.酱渍起菇沥去盐水,入清水中浸泡一天,捞出晾干,然后装入酱缸,按每100D公斤用甜面酱50-70公斤的配比进行酱渍,温度以20℃为宜。酱渍期间每天早晨翻搅1次,10天后即可出缸。味道鲜美,既可做小菜,又可做炒菜配料。二、蘑菇泡菜1.配料鲜菇20公斤、卷心菜、芹菜、莴苣、胡萝卜、青椒各4公斤,生姜、白酒、花椒各500克,白糖适量。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04,(5):27
四孢蘑菇夏种比普通双孢菇难,若种植技术粗放、出菇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失败。现将四孢蘑菇夏种高产诀窍介绍如下:一、适时早种过早种植,前期低温不利夏菇菌丝生长;过迟种植,秋菇适时进料会缩短夏菇的采菇期。因此,4月下旬清理春菇菇房后,即可将夏菇培养料预湿建堆。二、培养料发酵1.培养料配方(按110平方米计)。稻草2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巧制无公害蘑菇肥的方法:一、1% ̄2%的豆浆。取黄豆500 ̄1000克浸泡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加清水50公斤搅拌喷施,能使菇质白嫩,菇脚粗壮,一般增产8% ̄15%。二、0.3% ̄0.5%盐水。用50公斤清水加入150 ̄200克食盐,搅拌溶解后喷施,可使菇色洁白、菇体粗壮,增产12% ̄17%。  相似文献   

4.
张军 《农家之友》2007,(12S):28-28
巧制无公害蘑菇肥的方法: 一、1%-2%的豆浆。取黄豆500-1000克浸泡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加清水50公斤搅拌喷施,能使菇质白嫩,菇脚粗壮,一般增产8-15%。  相似文献   

5.
常祖光 《农家之友》2009,(15):I0011-I0011
将马铃薯去皮冼净后,压榨出汁液,稀释25-30倍,在蘑菇菌丝布满培养料后进行喷洒,每天1次,连喷3-5天,蘑菇就会大量发生,快速露出培养料,生长快,菇体大,菇肉厚,菇形端正,不畸形,优质菇多,菇产量和品质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地广大菇农近年来采用生料多沟式露地栽培蘑菇新技术,不仅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加出菇面积,菌丝吃料快,生菇早,品质好,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菇2500公斤左右,高的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为8000~10000元,扣除投资成本2000元左右,纯收入达6000~8000元。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榆黄蘑菇又叫金顶蘑菇、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实践证明露天栽培蘑菇,不仅品质好,而且生活力强,出菇整齐,产量高,适应性强。现将榆黄磨菇露天栽培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8,(11):20-20
采用非药剂配方配制蘑菇肥,原料易得,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公害,增产显著,值得推广。1.豆浆液。取黄豆0.5~1公斤,加水泡软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后加清水50公斤搅匀喷洒,能使蘑面增白、鲜嫩,菇脚粗壮,可增产8%~15%。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药剂配方配制蘑菇肥,原料易得,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公害,增产显著,值得推广。1.豆浆液。取黄豆0.5~1公斤,加水泡软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后加清水50公斤搅匀喷洒,能使蘑面增白、鲜嫩,菇脚粗壮,可增产8%~1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一些菇农为探索蘑菇高产栽培新途径 ,在改平面菇床为立体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立体菇床就是在常规方法堆集、发酵的基础上 ,对堆料方法进行立体处理。其特点是改善了菇床小气候环境 ,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菇面积 ,从而达到增产效果。下面介绍几种菇床立体栽培方法 ,以供菇农参考。1 波形料面栽培将进房后的培养料铺成波形床面。二波谷之间的距离为66厘米 ,波峰高27厘米 ,波谷深13厘米。每平方米用培养料45公斤 ,按常规方法进行播种管理。这种波形床面可比平面菇床的出菇面积增加8 %、产量提…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临桂县临桂镇大雄村13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日均产袖珍菇20000公斤,产值超150万元。菇农李年恩说,他的5个蘑菇棚每天至少产菇1000公斤,按照每公斤5元的最低市价,春节以来仅卖菇收入就超过7万元,而给基地打工的村民月收入也超过1000元。  相似文献   

12.
李克勤 《农家之友》2014,(12):60-60
<正>利用冬闲田以稻草、粪料为主要原料栽培蘑菇,可大大增加收入,栽培后的残料还可直接还田或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现将利用冬闲田栽培蘑菇的技巧介绍如下:培养料配方堆料时以每平方米菇床计,用干稻草12.5~13.5公斤、菜子饼0.8公斤、石膏粉0.45公斤、过磷酸钙0.45公斤、复合肥0.45公斤、石灰粉0.45公斤。每亩所需原料可按每亩冬闲田单层栽培面积为390~400平方米折算。建堆流程原料进堆料场干稻草浸水预湿12~18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2):51-51
蘑菇出菇盛期和生长后期,当栽培料中养分不足时,易产生畸形菇,大大降低产量和质量。若能及时追肥,可能使蘑菇获得优质高产。追肥时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交替使用,效果更佳。蘑菇追肥以勤施、小施为宜,一般每批菇可追肥2~3次,施肥后喷1次清水,用量为250~500ml/m^2,以洗去菇体上的肥液,待菇盖上的水滴干燥后方可关闭门窗。该方法可避免黄斑、花斑、翘皮菇的发生。肥液要随配随用,不要过夜,以免变质。现介绍几种肥液的配方浓度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快讯     
绍水的蘑菇坐飞机进京本刊讯(通讯员唐建新)全州县绍水镇的蘑菇坐飞机进北京,成了当地菇农的新鲜事。2004年,全州县食用菌协会在绍水镇挂牌成立,该镇依托“党组织 协会 农户”的生产模式,种植食用菌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去年,该镇引进福州田园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创办了一个占地53亩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成100个高标准的种植大棚,全镇种植食用菌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去年10月中旬出菇以来,日出菇量高达1万多公斤,上海、天津、深圳等地10多家客商纷至沓来,福州田园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格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确保当…  相似文献   

15.
一、做好蘑菇转潮管理工作一批菇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上的断根等杂物,如发现有菌丝露在土层表面,则需补一些土。床面如较干,可少量喷些水,同时增加菇房的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至黄豆大小时,开始喷水,喷水的原则是:看菇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幼菇出土起潮时,要适当减少通气,保持菇房湿度。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房空间、墙壁、床面、地面等喷雾1-2次。二、做好蘑菇采收蘑菇要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品质和产量。当蘑菇菇盖直径在2.5~4厘米时就可采收。不宜让子实体生长过大,否则会缩短产品从采收到开伞…  相似文献   

16.
平菇废料的来源一般有:1、出过菇的料;2、有污染的料;3、由于料中温度过低或品种与气温不相适应造成出菇极低的料。若对这些废料作科学处理,仍可再用,且出菇率不低于用鲜料栽培。 一般用50公斤废料拌入25公斤新鲜棉壳。实验结果表明,每次收鲜菇均超过75公斤。其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合力!县是一个田多土少的丘陵大县,县委县府针对全县40万亩水田长期只种一季水稻,既浪费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又低的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冬水田,在冬水田里大做文章,挖掘稻日的生产潜力,探索出一条稻田种蘑菇的新路子。近两年发展较袂,1987年全县推广稻田种菇11万平方米,总产3!万公斤,菇农收入64万元;1988年全县稻田种菇发展到近20万平方米,可产鲜菇600余吨,总产值可达150万元。县里采取的具体作法是:①提高巴想认识,积极发展室外蘑菇。②领导重视,统一规划落实。③科学种菇,提高效益。④开展技术承包,们动科技人员的生产积极性。⑤充…  相似文献   

18.
<正>武昌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区,拥有100万市民。武昌每天消费蘑菇近5万公斤,其中70%来源于武汉市新洲区。武昌人喜欢吃新洲蘑菇,得益于城乡共建。在城乡互动中,市民对郊区特产有了更深的了解。新洲区是武汉市农业大区,全区双孢蘑菇种植面积已达700万平方米,双孢菇、白灵菇、香菇、珍稀菇齐全,年产鲜菇6.7万吨。  相似文献   

19.
双苞蘑菇生产过程一定要覆土,覆土能缓冲湿度,保持菌床表面合适的小气候,使土粒中的微生物刺激蘑菇生长,另外土块对蘑菇有支撑作用等,所以不覆土蘑菇就无法生长,即使能出菇也多为畸形,失去商品价值。蘑菇的覆土材料一般选用粘质壤土、泥炭土等。土粒要晒干,成直径为1-1.5cm的颗粒状。  相似文献   

20.
钟农 《农家之友》2005,(11S):30-30
冬季,气候寒冷,蘑菇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