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购优尼科对中海油的未来意味着什么,现在很难料定6月23日清晨,中海油股份公司宣布以185亿美元现金要约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和另一家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展开竞争。这以后,54 岁的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中海油股份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傅成玉,开始出现在众多的分析师和一些媒体面前,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解释,中海油股份公司刚刚做出的决定,有多么明智,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相似文献   

2.
8月2日,中海油决定撤回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投标。结果雪佛龙以总值17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份完成对优尼科的收购。在此,我们除了对中海油所遭遇的政治风险可能以法律行为的形式表现进行分析外,更想探讨的是.假使中海油收购成功,其将会面临的额外风险。这将有助于阐明上述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有的诸多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月度明星榜     
傅成玉: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2006年1月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对于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参与了出价收购美国石油业巨头优尼科公司,54岁的傅成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5年度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2005年6月,中海油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优尼科,最终美国不惜修改能源法案,将中海油挡在了竞购成功的门外。2005年8月2日,傅成玉选择适时撤出并购。尽管收购优尼科公司宣告流产,但在2006年1月9日,中海油宣布…  相似文献   

4.
三大石油公司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密集铺开,引发人们对新一波央企出海浪潮的猜想. 中海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七年以前,这家国际化的先锋企业对美国优尼科(Unocal)公司的收购功败垂成.如今,它卷土重来,并已胜利在望.当地时间12月7日,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宣布,该国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这意味着这笔总价值194亿美元(151亿美元现金加43亿美元债务)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海外收购交易案已基本落定.  相似文献   

5.
并购优尼科失败后仅23天,雪佛龙CEO大卫·奥雷里便匆匆来到中国,坐在了中海油CEO傅成玉的办公室里,他这次来不是想“打仗”而是为了“讲和”。虽然雪佛龙成功并购优尼科,但是与中海油不同,没有中国巨大市场的支撑,雪佛龙依然不能通过并购缓解自身的危机。此次大卫找到傅成玉正是为了缓和与中海油的冲突,为他的天然气资源寻找出路。而当傅成玉提到雪佛龙在并购优尼科过程中,采取的非市场化手段和大打政治牌的问题时,大卫只好默不作答,把话题转移。虽然优尼科并购失败使中海油迅速扩张受挫,但这并没有动摇傅成玉以及中海油高层管理者继续向…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到10月27日中石油宣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短短两个多月内我国跨国并购舞台接连上演两场“大片”。尤其是当中石油顺利完成总值高达41.8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最大海外收购时,这其中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杨柳 《英才》2006,(6):32-32
2005年,全球第四大的石油公司雪佛龙战胜中海油,用173亿美元买下了在亚洲地区表现优异的优尼科公司,以开拓它在东南亚的石油及天然气市场。如今,雪佛龙将手伸向了印度,意图同样明显——拿下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尤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它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拉开了序幕。但是历经雪佛龙公司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挠,这宗收购案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中海油权衡了各方利弊,果断地宣布退出竞购,虽然令国人感到惋惜、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其意义深远,在整个竞购过程中,中海油遵守国际规则,始终抱着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但是仍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收购的失败。其中包括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跨国兼并经验、国际商战的扑朔迷离、跨国运作的公关技巧等等因素。本文从公关技巧这一角度来分析中海油收购案,为将来国内企业跨国兼并运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8月22日,在中海油撤回其对优尼科的投标三星期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际公司签订协议.以41.0 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在政治压力致使中海油在美国失利之后,鉴于北京和阿斯塔纳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许多观察家预言中石油投标收购在加拿大注册的哈石油将会一帆风顺。此外,由于中石油的投标价格比投标前一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尤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它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拉开了序幕.但是历经雪佛龙公司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挠,这宗收购案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中海油权衡了各方利弊,果断地宣布退出竞购,虽然令国人感到惋惜,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其意义深远,在整个竞购过程中,中海油遵守国际规则,始终抱着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但是仍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收购的失败.其中包括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跨国兼并经验、国际商战的扑朔迷离、跨国运作的公关技巧等等因素.本文从公关技巧这一角度来分析中海油收购案,为将来国内企业跨国兼并运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王俐琼 《英才》2005,(9):30-30
最近能源公司炙手可热,除了中海油拼命并购优尼科之外,三菱重工又于7月16日宣布,将出价2000亿日元收购美国大型核设备制造公司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而美国通用公司 (GE)、全球最大的核电集团法国的AREVA两大巨头预计也将提出收购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傅成玉和中海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世界最著名的财经媒体上,他亲手发动了中国企业史上最大的收购行动,最后,却又不得不亲手中止它,以避免更大的失败。 错失最佳时机,又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和雪佛龙对抗竞购优尼科,至今仍然有人对傅成玉的举动提出批评,但这仍然不影响傅成玉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型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由于对国外投资市场和环境的不了解、法律法规的不熟悉,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当中,除了要承担商业风险,还要面临和承担政治风险。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遭到美国众议院的反对、海尔集团宣布放弃收购其美国同业美泰、  相似文献   

14.
公司     
《山东企业管理》2010,(1):12-12,14
盛大收购美Mochi进军网页游戏 中国最大的网游运营商盛大游戏(GAME.NASDAQ)近日宣布与网页游戏平台美国Mochi(麻吉)达成收购协议。盛大游戏以约6000万美元现金和2000万美元股权收购后者。这是盛大游戏独立上市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单纯以经济收益而言短期内很难获得理想的回报,甚至可能会在一段时间拖累中海油的业绩历时7个月波折,中海油2月底终于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中国企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6.
乐民 《企业文明》2005,(9):25-27
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企业纷纷制订自己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各自以为合适的方式开始自己的国际化旅程。海尔集团在美欧等地建厂投产,上海汽车将韩国双龙汽车招入麾下,联想电脑把美国蓝色巨人IBM的PC业务资产揽入怀中,中海油更是出价185亿美元意欲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现已放弃收购),等等,等等。“走出去”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选择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企事     
<正>傅成玉盘点中海油并购败因 呼吁政府统一协作 “政府职能部门不要各管一摊,否则中国 企业很难在海外收购中取得胜利。”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日前在“2005沪 港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上直言不讳。此话既是对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落败所作的“总结”,更是 对该公司正在进行的海外并购所作的“预言”。 眼下,中海油正就澳大利亚高更气田的收购与雪 佛龙展开又一轮谈判。  相似文献   

18.
面孔     
《英才》2011,(9):14
月度得意人物必和必拓添置家当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CEO高瑞思在8月21日宣布,必和必拓对美国页岩气企业Petrohawk的投标报价已全部完成。包括收购所需的121亿美元现金和Petrohawk的债务,整个收购金额约为151亿美元。符合必和必拓战略的天作之合。  相似文献   

19.
傅成玉反思中海油收购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大厦一间会议室里。刚刚从一场收购案大战中解脱出来的傅成玉,打理思绪,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这是自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对美国第9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并购后,首度公开对国内媒体说话。这位喜欢喝咖啡的中国大型国企领导人,会对外界说些什么?他会为中海油这次擦肩而过的世纪收购做怎样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1.宣传和游说。在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中,中国企业第一次尝试了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的做法,阐释了中海油是出于商业目的而非政治需求,虽然它们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效,但已经具备了开拓意义。如果中海油早一年将自己介绍给美国人,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