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生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6):3-4,6,10
我国移动通信与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一样,发展十分迅速,并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截至2001年4月,移动用户数已超过1亿。预计到6月,移动用户数将达到1.16亿户,比上年底增加3,000万户。根据我国信息产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将保持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预计到200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2.6亿户,发展空间巨大。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开发晚、市场落后的情况下,不断努力拼搏,尽可能地扩大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2.
李俭伟  罗瑞荣 《当代通信》2006,13(12):28-30
香港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概述 香港无线/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范围内发育程度较高而且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在2003年香港移动电话普及率开始超过100%,而到了2005年底香港全部移动电话用户(按用户持有的号码计算)已经达到854万,移动电话普及率高达120%,这一普及率已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除了经济发达及移动通信需求旺盛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推动用户持续增长而且用户普遍使用多运营商服务(一人多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营销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已完全进入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传统业务增长放缓,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迫切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业务量以增加收入,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则成为引导消费需求、刺激业务量提高、促进收入增长的关键。但在增值业务迅速发展过程中,运营商投入大量成本的业务(如MMS等)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运营商的角度对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进行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4.
王晓波 《当代通信》2004,(13):50-50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9月份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及话务量都相应超过了固定电话,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在2005年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移动通信领域尽管小灵通业务对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固有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移动通信市场还是在这两家主导运营商引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在固定电话业务上,则出现了同一城市多家运营商激烈竞争的局面。面临以上严峻的市场形式,作为新兴的电信运营商急需获得新的业务支持点及核心竞争力来尽快缩小与其他运营商的差距,为维持整个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5G)近年来的发展及应用使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荣玥颖 《当代通信》2006,13(14):49-50
在当前,固定电话业务收入仍是企业主要支柱,但是由于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固话市场面临着异质分流和竞争对手蚕食的严峻形势,用户结构的变化和零次户、拆机用户的增多严重影响了固话运营商收入的增长,如何抑制大量的拆机用户和激活零次户用户,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细分市场,精致营销,开发基于固话的新产品,大力发展增值业务。下面分别就如何控制拆机和激活零次户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顾茜 《当代通信》2005,(24):54-55
随着电信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接入手段不断涌现,用户希望业务能够一站式受理。目前的业务开展大多局限于一个专业的网络中,如单纯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等。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无法关联同一个用户帐号,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业务的融合对于用户数据的融合提出了需求。  相似文献   

7.
8.
自1987年11月广东第一套模拟移动通信系统(TACS)开通以后,我国移动通信业一发而不可收,截至2007年8月。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5亿,移动网络设备制造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预计2007年移动运营业加制造业的年营业额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在这不平凡的20年中,有许多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调值得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苗强  毛玉泉 《当代通信》2004,(19):100-101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其用户的飞速增长,市场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无线频谱的使用效率成为近些年来各种新技术所面临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全力投入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模块将成为它的基本功能模块,实现基于话音业务为主的多媒体数据通信。目前最典型的智能天线技术是实现移动通信极大通信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2月,通信业务收入完成513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46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邮政业务收入完成5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岁月更迭。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发出神州第一波到今天的移动通信客户接近5亿户,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已走过了20年光辉历程。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20年,是把握技术机遇的20年,是带动产业发展的20年,是助推经济发展的20年,是惠及社会大众的20年。20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事业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创造出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20年来,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各界和人民大众对信息的旺盛需求,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技术机遇,不断合作创新,为广大客户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通信业务,以移动信息化有力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06,(5):81-81
4月12日“2006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涉及3G时代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包括政策、网络、业务、终端四大专场。  相似文献   

13.
润澜 《当代通信》2005,(12):68-69
由北京赛迪数据有限公司举办的“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高峰论坛暨CCID第六届中国手机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会”,于6月10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产业融合与服务创新”为主题,引起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业内知名企业对移动通信服务的相关话题深入探讨的兴趣。《当代通信》作为三家指定媒体之一参与会议报道。北京赛迪数据有限公司在本届论坛上发布了《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白皮书》。  相似文献   

14.
杨春青 《当代通信》2003,(21):41-43
世界移动业务在2002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国际电联的统计,在2002年底,全世界移动电话用户数为11436472万.普及率为1877%占总电话数的51%。已有95个国家移动电话数超过固定电话数。  相似文献   

15.
王洪  彭翡 《中国电信业》2007,(11):15-17
20年前,中国开始引入移动通信技术;20年间,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在经过这飞速发展的20年后,中国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纵观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模拟时期、数字时期和数据时期。在20年技术演进过程中,我国制定了移动通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没有自己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产品以前,先买别人的设备,建设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层次;第二步,要组织生产国产的移动通信产品,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以振兴民族通信产业;第三步,要加强科研和自主开发。在经历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准备阶段之后,开始了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崛起。20年间,中国走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之路,在引进设备时同步引进生产技术,使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跨越了国外传统的发展阶段,最终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一些领域引领全球,从而真正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紧密跟随到引领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移动市场的利润正在逐渐摊薄。今天在移动市场上获取利润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轻松,因此.深刻理解移动通信的利润,寻找利润的来源,对运营商来讲是必要的。也只有找到影响利润的各种因素才能合理制定出企业的策略.指导公司营销和投资策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  相似文献   

17.
18.
李坤 《当代通信》2005,(24):32-34
随着国内电信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电信业逐渐复苏,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3G牌照发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业界较普遍的看法是,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要向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和游客提供3G服务,加上中国电信运营商进行整合等因素,3G牌照的发放已不会太远了。虽然与业界的期望值相比3G的上马可算得上姗姗来迟,但当3G时代真的来到时,电信运营商和电信产业价值链的上各个环节,如移动通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真的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步伐十分迅速,而移动通信市场的成长更是势如破竹。但反观国内终端市场,又无不充满忧虑:一是市场空间和众多品牌之间的挑战;二是产品同质化的挑战;三是国内厂商技术能力和销售商实力滞后的挑战。高速增长的市场虽然相对缓解了厂商间的竞争压力,但新厂商的不断加入又使市场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样不仅会造成大批产品的囤积,更会出现厂商之间恶性竞争给产业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高斌 《当代通信》2003,(9):34-36
一、ARPU下降的原因 ARPU(每个用户的年平均收入)的逐年下降是目前移动通信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中国,即使发达国家如日本移动电话的ARPU已经连续几年下降,那么ARPU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总体上看,MOU(每个用户的年平均业务量)下降和价格或资费的下降是ARPU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