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源禀赋、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对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并对相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与自然资本对农民工回流到农村有显著的影响,而代表城市公共服务的子女教育、社会福利、住房保障以及就业服务等对农民工回流产生了"阻滞"效应,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本质上是个体决策、家庭约束与社会政策建构的结果,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享有的权利以及水平的提升成为未来完善我国农民工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段雪梅 《特区经济》2006,(9):334-336
在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过程中,如果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片面强调快速发展大规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一方面,会加大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供给缺口,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从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与转变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合理的技术结构;同时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路径的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农民工回流现象。文章运用CES经济增长模型对新形势下农民工回流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产出水平、城市工资水平、资本价格、农村收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付出的成本、城市失业劳动力总量等是影响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邹宝玲  钟文晶 《南方经济》2014,(12):111-117
本文构建“资源禀赋———行为能力———横向专业化选择”的分析框架,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结合农户行为能力,研究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横向专业化选择。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与劳动力禀赋对农业横向专业化选择起正向作用,农户的处置能力与交易能力也能促进横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资源丰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却发现许多与之相反的现象:即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而资源匮乏地区的经济却稳步增长。本文基于此类现象,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关模型,运用统计软件Eviews进行计量检验,探究资源禀赋与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这类怪象,主要是资源开发对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教育的挤出效应。最后,基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4~2015年的旅游收入增长率与各省份旅游资源的赋存关系分析,实证检验我国各省份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存在长周期上的资源诅咒效应;省际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江苏、浙江、山东、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8.
9.
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瑜 《北方经济》2011,(18):76-77
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禀赋的结构决定了区域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新疆丰裕的自然资源使其具有发展优势,然而,过度依赖资源而不重视培养产业竞争优势、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使新疆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目前新疆出现的产业结构问题,通过分析新疆资源禀赋优势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提出了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李南 《港口经济》2008,(11):41-43
河北省东临渤海,是全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同内陆省份相比,河北省拥有比较丰富的沿海资源,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明显优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及盐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海洋产业体系,滨海工业区、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兴起。开发沿海资源是缓解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别从沿海港口资源、沿海空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角度,探讨河北省沿海资源的禀赋特征、经济优势和配置战略。  相似文献   

11.
要素禀赋、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现代产业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城市层面数据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进行了考察,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导致现代产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成为我国现代产业的高度聚集区,中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的高端要素丰裕程度,城市的储蓄水平、城市等级和环境状况等也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城市的资源丰裕度、开放程度在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几无影响;要素禀赋和溢出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均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回流是继"民工潮"后,我国又一新的人口流动现象。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政策支持、产业承接、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农民工"精英群体"是农民工群体的佼佼者,是农村的精英,是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中青年。表现出了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期,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从制度、决策上支持,为其回流投身家乡建设提供良好环境,最终将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大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东生 《特区经济》2009,(5):179-180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农民工被动返乡,产生了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分析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心理和价值取向,以提供或创造就业的客观条件。禀赋效应和职业锚理论提供了这种分析基础,为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以成都、重庆、西安三座城市为核心,辐射成渝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而覆盖四川、重庆、陕西而形成更广泛的西三角区域,在未来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文章回顾了西三角区域的历史发展背景,分析了西三角两省一市的区域经济概况和资源禀赋优势,选取了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进行国际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并指出可能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和产业投资机遇。文章基于最新的区域政策和经济数据,并结合国际视角,为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与投资提供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玮  吴赢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20
区域竞争的加剧,使得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根据区域发展中要注重考虑文化因素,强调要将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区域发展的研究之中的观点,本文提出了"文化资源"的概念,其函数表达式为:Q=ALαBβCγ,同时分析了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文化资源"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年农民工群体是一个人数众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社会贡献大、定居城市意愿强烈,但在公共服务享有方面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研究发现,青年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整体不高,其中,对住房保障的满意度最低;他们认为最应加强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劳动就业和住房保障。次序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影响青年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显著因素既包括个体特征、物质特征,也包括他们的个体感知方面。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青年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攀春 《特区经济》2012,(6):162-164
建设现代农业要与农业的资源禀赋相适应,按照通常的方式,贵州的资源禀赋不适宜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结合资源特色,将旅游引入农业,共同构筑休闲农业,是贵州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根据资源禀赋的不同,各地区应选择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关爽 《西部大开发》2010,(4):162-162,164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资源禀赋有着巨大差别。譬如对于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市,土地资源的机会成本就小,而对于土地是稀缺资源的省市,土地的机会成本就大。由此来看,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必然存在着如何有效配比利用资源的问题,亦即不同的省市,应该制定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回流农民工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回流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因而就必然提出了政府在解决回流农民工群体问题过程中的责任问题.政府在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逐步解决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保护与合理引流问题,体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