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潮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作为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的反映,与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贸易和经济总量密不可分。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已经高度融人了世界经济,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人民币不能像美元、欧元等货币那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2.
书榜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13-113
全球化条件下货币当局政策博弈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全书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全球化条件下面对全球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3种经济状态时货币当局之间政策博弈的特征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并对中国货币当局在3种经济状态下的现实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进一步优化中国货币当局策略选择的未来路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除了在货币金融学术理论方面具有创新性,还能密切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茉楠 《金融博览》2014,(22):24-25
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已经破裂,而上世纪90年代建立起的全球金融体系也正由一体化走向区域化,甚至是集团化.在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出现区域化联盟之后,金融和货币领域也出现了以“货币互换网络”为代表的区域化联盟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邹力行 《国际融资》2012,(12):67-67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洪先生新著《世界经济论纲—典型与非典型发展道路研究》,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我们奉献了一份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观察和研究.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为该书作序指出:"这种研究是直接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的".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副院长于向东先生在为该书所做的序中评价: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我们确实需要发展出一门新的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史,折射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它包含着姜洪这一代人几十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当谈到储蓄,中美面对的问题南辕北辙. 美国和中国,全球经济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在储蓄问题上各走极端.节约的中国人储蓄过多,而挥霍的美国人已消费至负债程度.两个趋势都不能持续下去,它们将破坏两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稳定性,必须寻求到一个较佳的平衡点.中国需要把过多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力,而美国消费者则必须停止其无节制的购物习惯,重新学习储蓄之道.  相似文献   

6.
始于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出现全球蔓延的趋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撰文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复苏。弗兰克尔称,新冠肺炎早期发现时对经济影响的预测有点乐观,仅仅是对照2003年SARS时期,对全球经济影响微乎其微,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的影响,当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很快反弹。  相似文献   

7.
自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啸发生以来,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正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迅速发展,失衡的根源是美元霸权货币体系和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理财》2005,(4):14-14
“经济学人会议”近日在上海首次举办亚太制造业圆桌会议,全球众多五百强企业代表聚集现场参与讨论。与会的企业领袖们认为,得益于越来越多地运用信息和安全技术,中国正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糜军 《国际融资》2006,(5):37-38
美元的命运即是美国的命运 著名财经记者马丁·迈约曾经在他的财经著作中写道:美元的命运即是美国的命运.一个国家货币的强弱确实客观地反映出了该国在国际上地位和实力.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美苏冷战,到今天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对美国实现战略称霸,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浏览     
《经济学人》中国制造优势难以动摇通过制造并出口商品,中国实现了自身经济——及世界经济的转变。199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按价值计)的比例不到3%,但现在占比近1/4:全球大约80%的空调、70%的手机和60%的鞋为中国制造。中国迅速崛起打造了深入东南亚的供应链,这个"亚洲工厂"如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猛烈冲击。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被严重挫伤,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之下,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是顺应全球货币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证券导刊》2013,(5):16-16
我们认为,日本政府大幅宽松货币的目的或许并不能有效实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日本大量印钞只能加剧全球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对其本国物价的刺激相当有限。相反,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受害的相关国家政府积极插手央行事务,推动新一轮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金融谜题产生于两个原因:(1)大量的储蓄过剩(贸易顺差)导致货币错配,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不成熟的债权人,不能借出自己的货币,相反,国内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外币债权(主要是美元)。(2)中美经济学家都误把储蓄过剩归因于人民币的低估。为了安抚美国,人民币对美元以每年6%或更多的速度逐步升值。人民币自2004年以来可预期的升值和美国利率自2007年中期以来的持续下降,不仅吸引了热钱的流入,而且抑制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以私人资本的方式流出。与2005年至2006年的情况类似,这种外汇市场上的对人民币升值的单向赌注已不能由中国相对美国较低的利率抵消。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必须进行干预,以防止人民币的棘轮式升值,并且因此而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金融中介机构。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消除外汇储备积累的货币影响做了大量的努力,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还在不断上升,过剩的流动性不断涌入全球经济之中。中国已经从一个对美国和欧洲的价格水平起紧缩作用的力量转变为推动通货膨胀的力量。由于货币错配,人民币的浮动既不可行,也不可取——强势的人民币不能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相反,为了进行货币控制,以及普通私营部门为中国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融资,需要汇率重新回...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暴跌、急剧动荡。传统经济学不能对目前石油价格的动荡给予解释,而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视角下发现: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并扭曲实体经济。石油金融化趋势将愈演愈烈,要避免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浮动汇率制等制度安排,短期目标是构筑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受到瞩目。新兴货币犹如雨后春笋,正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分子。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新兴市场在波澜壮阔的世界经济浪潮中实现了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由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迅速崛起,成为了过去十年中经济增长方面的大赢家。以金砖四国的货币为代表,记述新纪元第一个十年新兴市场的货币走势历程(见p55图6):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反复在国际场合阐述,"货币战没有赢家"。2011年,中国仍是货币稳定的积极推动者,亦是全球货币战的坚定反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