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在我国股市中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5年前上市的股票作为样本,发现我国股市中也存在明显的动量和反转盈利,且两种效应的强弱与大盘走势相关,当市场为牛市特征时,动量效应明显强于反转效应;当市场为熊市特征时,则反之.经典的CAPM模型无法解释动量和反转盈利的来源,检验表明投资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不同反应方式,可以很好解释我国股市中的动量和反转盈利,利用上述检验结果还可以解释我国股市中许多有趣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有效市场理论中的一种异象,被公认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动量收益持续性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动量和反转效应这两种传统金融学观点下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引入做空机制后,投资者是否改变习惯的操作策略,我国股市是否存在动量和反转效应?因此,以融资融券标的股为研究样本,选取合理的研究区间,得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动量和反转效应影响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Lo和MacKinlay(1990)的相对强度加权策略(WRSS)的研究方法,以A股为研究对象,从风格、行业与序列相关性三方面探讨了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来源。实证结果显示:个股呈现反转效应,而风格的动量十分明显,行业具有微弱的反转效应。这种不同的主要来源是资产的序列自相关与收益横截面的方差。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分析,探索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现象的特点及原因。作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动量效应现象的确存在,但期限明显要短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大约为半年左右的时间,当超过半年时逐渐呈现收益的反转现象。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原因从风险、规模、帐面价值与市值之比、流通股比例、换手率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析,发现风险、规模、帐面价值与市值之比、流通股比例、换手率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动量效应均有一定程度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中信30个行业分类标准,采用2005年1月7日到2011年4月7日之间的行业指数周涨跌幅对单个行业的动量、反转特征检验表明,不同行业的动量特征可以分为5类,其中股价表现最为活跃、通常是市场涨跌的指示行业,短期动量比较明显,而短期动量均衡和长期动量均衡行业大致对应着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的动量通常较短基本在2周左右,而非周期性行业的动量都在8周左右。按照静态时点上测算买入前3位动量或者后3位反转行业的组合效果,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期间组合内动量和反转都是有效的,这种策略可以获得正收益;不管是动量策略还是反转策略都更适合短期战术性调整,收益最高都发生在持有期较短的期限内;就特定持有期而言,对应的观察期长短,动量效应在中期内表现较好,在长期内表现较差,而反转效应在长期内表现较好,在中期内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7.
王伯英 《时代经贸》2008,6(8):151-152
本文通过构造576种动量投资策略,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发现形成期为11个月,持有期为2个月的动量策略可以获得最大的月收益率:1.848%。总体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短期(一到三个月)内,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都不显著,中长期(三个月到三年)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三年后动量效应基本消失,也不存在反转效应;随着持有期增大,动量收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严太华  梁岚 《技术经济》2011,30(5):109-114
利用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的日收益率数据,以本周四到下周三为一个周期计算周收益率,采用重叠抽样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动量效应现象,但动量效应持续的期限要短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当形成期为1周、持有期为1~3周时,投资策略组合表现出显著的动量效应;当形成期大于1周、持有期超过3周时,投资策略组合开始出现收益反转现象;当持有期和形成期增大到12~26周时,投资策略组合又表现出不显著的动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伯英 《时代经贸》2008,6(12):151-152
本文通过构造576种动量投资策略,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发现形成期为11个月,持有期为2个月的动量策略可以获得最大的月收益率:1.848%.总体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短期(一到三个月)内,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都不显著,中长期(三个月到三年)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三年后动量效应基本消失,也不存在反转效应;随着持有期增大,动量收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谊浩 《经济管理》2003,(22):70-77
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应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量效应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在实务上也有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关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一直存在争议,而且现有研究缺乏对动量效应的表现形式、利润来源和形成机理的深入剖析。基于此,文章利用我国A股市场1994-2011年股票收益率数据对动量效应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A股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月度频率上的动量效应,而当形成期为2-4周、持有期为1-3周时则存在稳定的动量收益;(2)规模、账面市值比和行业等因素可以解释约50%的动量收益;(3)现有行为金融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动量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账面市值比和不同换手率股票间的显著差异,动量效应在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中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VS-GARCH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的波动非时称性及非对称效应的反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沪深两市波动性总体特征趋于一致,两市都存在非对称效应,两市都存在波动非对称效应的反转,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还随冲击程度的大小而变化.另外,非对称效应的反转现象还随股票市场发展逐步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Jegadeesh和Titman研究方法,分别检验了上海A股市场股票的交易量、规模、市盈率、BE/PE值、价格五因素与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以该五因素作为变量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显示:该五因素对市场惯性效应与反转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考察不同规模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动量效应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公司在牛市及熊市阶段均有显著的动量组合利润,但在同是牛市的两个阶段其表现有显著不同;小规模公司则无论在牛市和熊市均不存在动量组合利润;单纯的输者赢者组合也表现出市场状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居民消费和贸易条件数据,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生产率冲击效应模型和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变化的内在决定机制,对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机理与影响程度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固定持有期动量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MACD指标构建了随机持有期的动量新策略。运用两个动量策略对沪深A股从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有交易数据的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持有期策略下,不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而新策略下平均收益显著为正,动量效应显著。将实证结果同上证指数回归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补偿仅仅解释了部分新策略的收益,这表明,按照本文所构建的新策略进行投资,可以获得显著优于大盘的平均收益,这为我国A股市场量化投资策略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圳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EGARCH-M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场的收益率有效测度了风险因素,并发现当市场面临信息冲击时,坏消息对市场的冲击大于好消息,即存在显著负的杠杆效应。在进行分段回归后,显示杠杆效应随时间变化,由初期的负的杠杆效应变化为正的杠杆效应。最后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数学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动量效应,而市场人士的直观感觉却正好相反.本文在归纳总结成熟股票市场中动量效应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根据股票的不同特征(价值型与成长型、大盘与小盘、高价与低价、高换手率与低换手率)分别考察中国股市中套利组合(Jegadeesh-Titman相对强弱组合)的收益表现,结果发现了与成熟市场中显著不同的动量表现特征:相对于小盘、低价和高换手率的股票,大盘、高价和低换手率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动量收益,而价值型与成长型股票几乎没有动量收益.进一步,基于大盘、高价和低换手率特征构建的套利组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动量收益.  相似文献   

19.
在股票市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预期的看空或利空消息出台等负面冲击要比预期看多或利好消息出台等正面冲击对大盘股指波动的影响更为剧烈,即股市下跌的反应要比股市上涨的反应更为迅速,表现出一种非对称效应,这种效应也被称为"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出发,以股票市场中的亲缘关系与信息传递为切入点,根据中国股民亲缘关系密切的特点,对传统 DHS 模型做出适当改进,并通过对波动率及期望收益水平的分析,论证亲缘关系对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影响,为更好地刻画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