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占     
《中国税务》2011,(8):4-4
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  相似文献   

2.
企业贷款个人化是指企业为获得贷款资金而以个人的名义向金融机构贷款的一种贷款行为。企业贷款个人化作为一种信贷创新,在我市信贷实践中已经逐步显现。为此.我们就池州市金融机构的企业贷款个人化问题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3.
《西南金融》2006,(5):1-1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这次加息,距离上一次2004年10月份的央行加息动作,已一年半有余。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在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还决定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把握信贷投放进度,防止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5.
金融快报     
《安徽农村金融》2008,(2):84-85
央行:今年新增贷款量不得超过3.63万亿元。2008年央行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控制目标大体确定。据透露,日前,央行各分支行已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今年新增贷款量不得超出各行2007年实际贷款量。这意味着,2008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将不得超过2007年全年的3.63万亿元,也意味着贷款增速将不会超过13.86%。  相似文献   

6.
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9.19亿元,新增11.65亿元,增幅达8.5%。益阳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建设贷款增幅超历史。全市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4.8亿元,增长17.5%。二是贯彻实施农业政策,加大农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年末农业贷  相似文献   

7.
两次调低利率的政策取向与效果分析许世瑛张辉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分别于5月1日和8月23日先后两次调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第一次调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98%和0.75%,同时决定:1、缩小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最高上浮限度,即除农村信...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五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6个百分点上升到6.56个百分点。调整后短期贷款利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加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并且银监会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根的收紧,虽让许多企业融资变得愈发艰难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扩大到2倍。据笔对某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由于此次贷款利率浮动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外资银行巳更多地进入我国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并向周边地区进行渗透,国内金融机构也在进一步加大异地市场的信贷营销范围和力度,银行异地授信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06年2月末,5家外资银行和国内28家金融机构的73个分支机构对盐城地区企业投放本外币贷款余额达42.46亿元,占该市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的9.49%,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的增量贷款占该市贷款总增量的7.8%。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此番利率管理政策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牢的1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率的200%.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份以来,偏关县金融机构新增存贷差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该县金融机构存贷差却呈现了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据对偏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调查,2008年6—11月份,该县金融机构存款增长0.5亿元,贷款下降了1.6亿元,短短五个月存贷差增长了2亿多元。存款增长缓慢,贷款急速下滑,存贷差呈阶梯式增长,  相似文献   

13.
《南方金融》2007,(4):71
中资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投放增长超五成。2007年一季度,广东省中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767.5亿元,同比增长5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2.6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发放人民币个人短期消费贷款101.3亿元,同比增长113.3%;累计发放人民币个人中长期贷款666.2亿元,同比增长49.6%。  相似文献   

14.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13,(5):75-75
央行发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贷款投向的主要特点包括:企业贷款增速减缓;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企稳;轻工业、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重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增速回落,但仍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等。  相似文献   

15.
官彧 《黑龙江金融》2011,(12):63-64
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四次上调贷款利率,涉农金融机构流动性收紧,农户贷款利率上调呼声日渐高涨,为了解利率变化会给农户带来什么影响,是否会加重农户生产生活上的负担,以哈尔滨市呼兰区为调查对象,对有涉农贷款的四家金融机构选取100户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  相似文献   

16.
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差别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继2004年1月1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相似文献   

17.
《金融纵横》2004,(3):33-3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8.
王增武 《金融博览》2013,(16):42-45
2013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货款利率水平。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率市场化这一“永恒话题”再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9.
数据点睛     
2005年末,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6.3%,全国为69.02%,比全国低12.7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0000元,差额10倍多;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全国为15.66%,相差5.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梅新育 《新理财》2006,(6):12-13
从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2号那幢弧形大楼里发布的消息再次震动了世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存款利率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