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孝通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手段。在费孝通看来,传统的风俗习惯表亲联姻和巫术产生的原因都是为了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并且它们在传统社会中的功能也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费孝通以功能学派的观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不仅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丰富,还是对史学思维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3.
传统旅游目的地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支柱,相关方面的研究也颇丰富。本文选取传统旅游目的地定义和界定、再发展、营销、管理、竞争力以及创新等六个方面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此展开了述评。 相似文献
4.
5.
6.
祠堂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植根于传统村落,研究祠堂祭祖礼仪、祖先崇拜等文化,引导并应用好,使其在继承与改革中综合创新,在传统和现代中融合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几方面论述了传统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认为通过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凝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长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体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党风建设中的启示做了阐述,最后,本文对传统文化如何运用于企业党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文章尝试从旅游学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性传统文化和精神性传承文化,并分别以静态展示、动态体验模式和自然保护区三大区域模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人们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曾间断的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我们应该以继承中华文明而感到骄傲并继续发扬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应用的领域颇广,其中,广告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非常多。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广告设计中应用到的元素及应用发展进行综合的论述,指出广告产业利用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独特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里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韩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分析了韩国传统服饰中所具备的美学内涵。指出韩国尚“白”,故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其传统服饰具有宽大飘逸、朴素自然、娴雅端庄的特点。也体现出了一种飘逸的含蓄美,自然纯朴的美。在充满民族特色的剪裁与配色间贯穿着天人和谐,五行合一的美学韵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韩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分析了韩国传统服饰中所具备的美学内涵。指出韩国尚白,故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其传统服饰具有宽大飘逸、朴素自然、娴雅端庄的特点。也体现出了一种飘逸的含蓄美,自然纯朴的美。在充满民族特色的剪裁与配色间贯穿着天人和谐,五行合一的美学韵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了传统文化发展的特征,主要有内容丰富、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鲜明,影响深远。归纳了新媒体的主要特点,传播范围广,信息时效性强,用户体验升级。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人们生活习惯在历史呈的沉淀物。传统文化与当今创新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像一条河流,本质上是割不断的。作为实用艺术的服装设计体现了当代文化的不断演进和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囊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爱好兴趣、礼仪制度、价值观等所有文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凭借灵明之心与巨大智慧所发现的宇宙本体真相及所建立的大道本体,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饮食文化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吸引力强。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西安的回民街、永兴坊两个美食旅游街区作为案例地,分析西安传统饮食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在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西安传统饮食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以促进西安传统饮食文化创造性发展,丰富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助推西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民族民俗活动大都是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类和民俗类.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承载,是继承、 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人所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调查研究上述辽宁传统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辽宁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认为,与历史上汉族对周边少数族群的不断吸纳和同化过程相反,汉族周围的羌、氏等族群在历史上总是以供应为主,如同长江和黄河一般源源不断地向周边民族输送着人丁、文化、风俗习惯等。中华文明的巨大海洋就是在这多元文化不断交汇融台当中逐步形成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些少数族群不为中华文明之海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