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简要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R&D投入影响企业R&D投入的线形模型.以1991—2004年我国政府与企业R&D投入为例,从宏观层次上实证检验了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诱导效应,并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视角,阐释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邵波 《经济论坛》2011,(10):204-206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企业逐渐成为R&D的投入主体。本文对国内外R&D投入和绩效关系领域的研究做了一次梳理,并提出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和柔性以及R&D财务管理柔性在R&D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定义和R&D财务集成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92011年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公司治理一R&D投入企业绩效”模式下对公司治理如何影响R&D投入即R&D投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和监事会数量会对企R&D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而R&D投入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表现为一到两年的滞后期,其中,在第二年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09欧盟工业R&D投入排行榜”的相关数据,探讨了发达国家及世界顶级企业R&D投入特点,并将我国入选企业与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瑞典的产品创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国家的现代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产品创新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瑞典在高技术产品开发方面有着相应的优惠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保持和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瑞典的R&D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之首。1993、1995、1997年分别为3.3%、3.6%、3.9%,这不仅包括企业界R&D投入为世界之最,政府R&D投入所占比例也属世界最高。瑞典企业认为,在政府对企业的多种支持中,政府以公共财政对以大学为主的研究机构R&D活动的支持,是瑞典企业获得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这与有些欧盟国…  相似文献   

7.
1.典型创新国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优势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创新特征与创新文化.如近年发展较快的创新新星——瑞典,是一个高税收和没有科研税收激励措施的国家,但其R&D投入强度较大,2001年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达4.57%,全球最高,而且该比例还在逐年提升.当然,瑞典的R&D投入主要来自企业,企业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位列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河南省2009年区域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R&D投入存在显著差异,同时R&D投入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税收政策与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美国在众多的科技领域遥居世界之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不得不对美国的科技政策体系刮目相看。可以认为,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增加科技投入,支持研究与开发(R&D)。美国对R&D的投入一部分来源于联邦政府每年的R&D拨款预算,更重要部分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增加R&D的投入,如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府采购等。《研究与开发减免税法》是美国税收政策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手段,自1981年实行以来,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市场经济下,政府激…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1 05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突变级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数模型,进行了成长性分析评价。同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与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独立研发与自身的成长性正相关,而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没有对其成长性产生相应的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对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的使用与管理,并提高自身的独立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外资R&D与中国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外商在大陆的R&D投资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实现内外资R&D支出的平衡。近年来,中国的R&D投入迅速增长,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外资在中国的R&D投资影响日益扩大,研发经费占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27%。在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这一水平基本在30%左右。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值更低,分别不超过15%和5%。因此,外资R&D的快速发展对中国自主创新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科技创新与外资R&D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外资R&D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封平衡外资与本土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构筑浙江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2000年R&D清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基础上,选择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与R&D活动的覆盖面、资源、投入强度、产出水平、活动效率、企业技术创新方式以及创新企业与非创新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等7个方面指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研发活动对提升竞争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技术的开发,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自己的R&D(研究与发展)机构,这对于企业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的R&D机构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大脑与灵魂”。当今发达国家对R&D的工作极为重视。20世纪末,90%的R&D活动都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R&D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现代经济活动中,R&D活动投入回报率非常高,一般是设备投资回报率的2~3倍…  相似文献   

14.
从风险投资这一金融视角,以1995-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实证分析风险投资与R&D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主要反映在风险投资总规模上,R&D投入主要反映在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等自主技术创新方面。风险投资与R&D投入中的技术引进、技术购买支出呈负相关关系,相对于外部技术,风险投资更青睐投资风险性极高的原始技术创新领域。风险投资会增加新产品开发、 R&D内部经费、 R&D人员等自主创新方面投入,R&D自出创新投入增加会导致更多风险资本进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数据调查研究了中国企业在R&D的投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存在资金筹集困难,投入不足,核心科技不足,人才缺乏以及成果转化率低下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选取1990~2004年的历史数据.尝试性地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来量化企业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对企业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与R&D投入进行相关性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与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并且R&D投入对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存在滞后效应。因此,企业不仅要加大R&D投入总量,而且要重视R&D投入结构的优化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的100年时间里,美的制药工业飞速发展,使其成世界制药界的霸主。大量新药诞生,极大地保护了人们的身健康和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历学家把20世纪称为“药品的黄金时代”。制药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研究与开发(R&D)的重视,这是制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R&D投入估计2001年,美国制药界在R&D上的投入为305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8.7%,是1980年的16倍(见表1)。2001年美国境内制药业的R&D投入为236亿美元,这里包括美国的制药公司和外国在美国的制药公司的投入。2001年美国制药公…  相似文献   

18.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优惠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可以从3个方面来激励企业R&D投入:一是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R&D投资资本的使用成本,增加了企业R&D资金来源,从而刺激企业增加R&D的投资;二是税收优惠政策使政府承担了一部分企业R&D投资的风险损失,降低了企业R&D投资风险,从而鼓励企业提高持有R&D资产的比例:三是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R&D人才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企业投资R&D人力资本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了R&D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创企业资源一成长战略~绩效的研究模型,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2007年之前上市的102家上市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为:(1)中国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其中,实物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财务资源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声誉资源与企业盈利性呈正相关:人力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2)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其选择的成长战略有显著影响。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用市场拉动战略.而无形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则倾向于采用创新推动战略。(3)处于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在成长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多采用创新推动战略,而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则更多采用市场拉动战略。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企业绩效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优于研发竞争策略。研发卡特尔策略与研发竞争策略相比,研发卡特尔更能推动企业利润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从产品产量、企业利润和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角度考虑,研究共同体为四种策略中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