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以来,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先后经历了"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吸纳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两个时期。当前,随着农村女性主体意识提高和国家发展战略人本转向,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目标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间,一种"相容而独立"的关系模式已经开始形成。正是这种新模式,使得政府对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型塑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英美发达国家的女性教育在促进女性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其中英美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的纠偏措施和女性高等教育的社会性别觉醒对我国女性高等职业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师生性别动力学理论对基于因材施教的因性施教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对我国高职女性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和实践方略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流动的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是城市物质文明的载体和城乡交流传播的媒介,反映在教育观上则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其教育观念是否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及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旨在了解外出农民工对农村教育观念有无影响,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以期为地方政府科学的引导、合理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流动的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是城市物质文明的载体和城乡交流传播的媒介,反映在教育观上则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其教育观念是否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及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旨在了解外出农民工对农村教育观念有无影响,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以期为地方政府科学的引导、合理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进步,教育行业是经久不衰的行业,是永不会被社会淘汰的一个行业,同样也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行业.人从出生,就面临着三种教育,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或多或少也和父母受的知识教育程度有关.而在农村,因为父母的不善交流,明显家庭教育弱于城市.学校教育设施不完整,师资力量也不够雄厚.农村的孩子是最需要在学校教育这一块上得到关注的群体.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迫切希望改进农村孩子厌学,消极及自卑的心态.但农村经济的消极怠倦使得师资始终不稳定,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在这里简要介绍关于如何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育机构得到长稳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两个横截面的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收入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情况。农村男女劳动力收入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工资回报差异的上升是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来自自雇劳动方面的差异则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收入差距的特点,农业劳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的不断增加,工资水平不断提升,性别工资差异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教育视角分析性别工资差异问题,指出教育是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专业设置的差异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引起能力和表现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促使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建议: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科学选择学校培养目标及模式,重视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 相似文献
9.
性别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性的就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期,面对激烈的竞争,女性的就业存在不平等现象。其中,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性别歧视,是女性就业难背后深藏的重要文化因素。解决女性就业难,必须大力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从思想转变、政府主导、制度保障、法律构建、男女参与等方面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宋永恒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10-10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切实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坚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的现实,论述了人力资本投资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对性别歧视的影响.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法,揭示了人力资本理论中所存在的社会性别歧视,提出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歧视,社会文化的进步是消除人力资本投资性别歧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1-2009的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中小学孩童入学的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移动电话、互联网、电视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孩童入学率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性别平等具有差异化的作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显著提高女孩的入学率,促进性别平等;而电视对性别平等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女孩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其教育回报率发挥作用。中国农村的教育投资决策不仅取决于教育回报率,而且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男孩偏好越严重的地区,越倾向于对男孩进行教育投资。要巩固和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性别平等的现有成果,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或法制的手段逐渐淡化或消除农村地区的男孩偏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税费改革后,"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该投入体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实现西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当前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巨大,素质低下,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转移方式单一,转移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服务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是城乡协调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这种"性别范例"是性别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表征。广告塑造的"性别范例"有传统的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也有体现现代社会新型两性关系的"性别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也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