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文章认为,要缓解教育过度及知识失业,必须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调整就业政策,创造知识劳动者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于西部。  相似文献   

2.
部分大学生毕业不能实现就业是近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理论的阐述,对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却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同时现有就业者队伍中存在过度教育的比例逐渐上升,显示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文章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关于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对其产生原因、衡量方式、生产效应和收入效应等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对于当前中国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既要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才能实现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教育过度”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教育过度必然导致知识失业,知识失业又进步助长教育过度,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共同作用必然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和投资效率低下,教育过度不仅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过度教育与教育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毕业生初始工作过度教育的情况与所在企业的规模之间的关系,检验两个竞争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筛选假设)各自关于过度教育的推论。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毕业生出现过度教育的概率显著更大,而且过度教育的幅度也显著更高。这就支持了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过度教育可能是雇主筛选毕业生求职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过度教育与教育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毕业生初始工作过度教育的情况与所在企业的规模之间的关系,检验两个竞争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筛选假设)各自关于过度教育的推论。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毕业生出现过度教育的概率显著更大,而且过度教育的幅度也显著更高。这就支持了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过度教育可能是雇主筛选毕业生求职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发展如果超过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容易产生教育过量的现象,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使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学者们对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收入效应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下,对过度教育背后的逻辑思维以及过度教育本身的重新审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杨涛 《时代经贸》2012,(4):226-227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已经出现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供给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专业结构、地区结构不合理,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教供求结构失调和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不合理,是形成我国教育“结构性过度”的根本因素。因此,解决我国的教育过度问题,对高校来说关键是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教育思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过度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各级教育得以迅速扩展。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劳动力从事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过度教育”。80年代以来,过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关注,并在过度教育的测量、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以及过度教育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涓涓 《经济论坛》1999,(22):16-16
一、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及隐性失业人口约有3000万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有1-37亿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来自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压力。1-总量性就业压力。我国现在处于“人口过渡”第二阶段的后期,尽管实行了多年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口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也不断呈上升之势。有资料表明,1990年~1995年新增就业人口为4230万人,比西方高收入国家1965年~1995年30年间新增就业人口还要多。在当前劳动年龄人口高速…  相似文献   

12.
得益于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改进、微观调查数据的可得性提高、管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的引入,过度教育的经济学研究已经从新古典理论框架下个体偏好一致性、市场无摩擦的静态模型,逐步向区分个体偏好异质性、行业动态变化的局部均衡模型转变。本文力图归纳过度教育的动态测度方法、经济学解释、影响过度教育的重要因素,以及过度教育对劳动者个人收入、企业生产效率、健康、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围绕该领域可供拓展和改进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全面把握过度教育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政府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决我国的“教育过度”问题关键在政府。因此,政府必须承担三大使命:一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地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二是要优化高教结构,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三是要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度劳动可界定为“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劳动保护制度执行的不规范等制度因素是过度劳动存在的根本原因。从业人员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很多就业机会被挤占,从而造成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失业;而过度劳动并不影响所在行业的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所应带来的就业增长均被过度劳动所抵消。因此,过度劳动的存在,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的“非一致性”做出部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已经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教育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样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1)
在当代,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模式。由于超前消费与享乐主义消费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过度网购后选择向网络微贷平台借贷,以继续消费,而这样的累积消费造成的过度借贷现象不断降低借贷人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过度消费网络微贷的现象、网络电商与微贷平台市场策略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部分大学生网购成瘾导致过度借贷现象的心理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异化。消解教育异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的、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近几年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学生过度消费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分析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原因,从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丽娟 《经济师》2003,(3):41-42
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我国就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