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亚梅 《现代财经》2005,25(10):50-53,73
在审计实务当中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各阶段、各环节作出审计判断。审计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而审计判断偏误的存在是导致审计判断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刘楠 《时代经贸》2012,(6):50-51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业判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本文阐述了审计职业判断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分析性框架的构成要素,在构成要素中又重点分析了职业判断环境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通过对构成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进一步深入理解审计职业判断,从而逐渐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业判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本文阐述了审计职业判断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分析性框架的构成要素,在构成要素中又重点分析了职业判断环境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通过对构成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进一步深入理解审计职业判断,从而逐渐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郎少萍 《经济师》2000,(9):17-18
在审计过程中 ,审计判断的正确与否 ,影响着最终的审计结论 ,然而由于审计判断中存在的稀释作用 ,审计判断往往容易受不相关证据的干扰 ,致使审计判断发生失误 ,文章主要对三个影响审计判断中稀释作用的因素加以分析 ,并相应地提出四点缓解稀释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彭兰香 《经济论坛》2009,(21):115-117
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模式只能做到有限理性,从而使其职业判断可能存在一些偏误。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审计职业判断准确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为企业增加价值。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差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和2004年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同一意见类型及不同意见类型之间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差异状况。实证结果显示:在同一审计意见类型中,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表明注册会计师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存在严重偏误。我们认为,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制定的模糊性与执行的有限性是导致这种偏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151-153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职业判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成败。鉴于审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在界定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特征的基础上,对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现代审计模式下审计职业判断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提高职业判断质量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袁春兰 《时代经贸》2010,(12):84-85
审计工作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倍受大家关注,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在我国目前阶段,审计主体不同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个中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会计委派制是指在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是和会计任命制相对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也就是说,主要会计人员的任用不是由经营者任命而是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预。从目前审计部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结果看,部分银行存在着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不仅扰乱了银行的工作,而且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及经营管理者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力,这就需要不断地探讨解决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审计准则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国家审计准则也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运用职业判断,保持职业谨慎。也就是说职业怀疑与谨慎是审计工作者应有的重要职业素养,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审计职业怀疑的应用受制于对成本的要求,如何在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本中获取效益最大化,本文就此给出了审计怀疑应是有证据的怀疑、怀疑应是合理怀疑等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张继勋 《现代财经》2002,22(12):52-54
审计判断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这一问题正在引起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审计理论界的重视。审计判断标准是形成审计判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应对审计判断的标准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有限理性概念引入到审计判断的领域,基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根源,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从该角度上改善部分审计判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特征和原则规范的讨论,认识有关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实施的具体问题.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分析,认识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时进行职业判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我国目前环境中,受到审计环境的重要影响,会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也是注册会计师不能有效实施职业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袁晓雯 《时代经贸》2011,(22):125-125,128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发展完善内部控制的产物,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身发展的原因,内部审计人员可能错误地估计和判断被审单位(或事项)存在的问题,导致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误导管理当局做出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必须控制其风险,以防止审计失败带给企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修订颁发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在取得重要修订成果的同时,完全保留了原准则中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核心证据--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重大疑虑事项或情况--的界定.本文以2003年到2004年涉及持续经营问题而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注册会计师依据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重大疑虑事项实施审计判断的差异情况.明确提出:新旧准则对重大疑虑事项界定的不确定性、对依据重大疑虑事项出具不同审计意见规范的或缺性是导致诸多审计判断差异的主要原因,新准则的实施效果可能仍不理想;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自身不可克服的修订缺陷,应考虑从审计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上寻找突破口,以提高新准则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审计专业判断作为审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与审计效率和审计人员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审计人员只有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素养,才能做出专业的审计判断,并保证审计的质量,才能更好的提高审计效率。本文主要从审计专业判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审计专业判断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恽碧琰  罗顺源 《经济师》2003,(3):198-199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是审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都是影响审计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 (证据数量 )的因素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在审计实务中确定各种测试的性质和范围提供了依据。因此 ,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各风险要素和审计证据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 ,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审计业务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出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发表不恰当意见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审计失职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审计失职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业务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和事实偏离的风险。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风险。但也不容忽视。审计失职风险涵盖的范围会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加重而扩大。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偏离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由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决定,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其对会计和审计准则的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难以用客观的标准规范。这种判断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不确定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判断,必然蕴台风险。另外,审计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大审计结论中蕴含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努力研究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避免会计事务所承担诉讼责任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审计工作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倍受大家关注,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在我国目前阶段,审计主体不同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个中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