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和土地资源使用的效率。近年来,培育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是新农村建设中绕不过的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为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村发展积累资金,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同时,宁波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也可以缓解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用地困难,因而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特别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是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制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农村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进行二次配置。在国有土地交易市场化机制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加速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将成为下一步土地交易市场化建设和完善土地市场体系的重要领域加强农村土地市场培育和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农村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各种服务体系支持,包括土地权利体系、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需要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现象逐年增加。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直接促进了农村区域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各地加强了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工作,解决了很多纠纷问题,使目前河北省农村土地的使用和流转比较规范。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存的问题较多,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为土地纠纷而导致的上访和诉讼情况。为了进一步稳定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依然是目前河北省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中提出的一系列新举措,将极大解放农村土地生产力,为新型城镇化带来巨大空间。然而.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突破,也必将使农村“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建设用地)卷入市场化浪潮中。在释放农村土地改革红利的同时应对市场和社会多重风险挑战,对基层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是个考验。  相似文献   

6.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居住空间转型——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非农化、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村庄建设无序和城镇建设用地短缺是诱导苏南农村土地变革的主要因素.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是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趋势.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推动苏南农村居住空间演化的一个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农用地流转推动苏南农业生产空问和农民居住空间相互分离,以"宅基地置换"为核...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思路与途径要把握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路子,着力点应放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一、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构筑新体制微观结构基础。农民作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
叶檀 《新远见》2009,(1):104-105
农村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有效利用资金的渠道;民间也不缺失在农村投资的动力,缺乏的是有关决策者对于扎根农村的民间金融机构的信心。事实上,对于农村金融的市场开放程度,是中国本土市场化金融机构的诞生处与风向标,如果农村小额贷款都不能市场化,我们不能指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齐怡 《活力》2012,(8):29-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了推动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如何实现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首要的是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又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现代化农村、城乡一体化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核心。现代化农村建设必然涉及到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并且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产权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特征,使得相关法制法规在涉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协调与管理作用十分突出,科学有效的法制法规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杈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先后经历酝酿、尝试和启动三个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突破现有法律法规限制、制度体制障碍,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已经成为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在转型时期,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需要共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完善法律法规为前提,以扩大土地权能为基础,以征地制度改革为突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支点,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而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村泡括城市郊区)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度受到质疑。有的提出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以利于国家实施规划管理、实行宏观调控和降低用地成本;有的提出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以利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会进步:有的提出部分取消集体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集体和个体三种所有制并存,以利于分层次进行土地管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的提出国家或集体公有制和私人所有制并存的双轨所有制.以利于土地统筹使用.经营者可以按照经营项目需要.比较自由地进行调整土地规模:有的提出农村土地应坚持农民集体所有制.实行必要的改革与完善,以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尊重农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主张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是从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现阶段存在的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制约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战略等的实施贯彻,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供需水平,导致小农经济特征明显,农村市场化发展步履维艰。笔者将就我国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从加强金融支持方面进行改进的措施建议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纠纷,一直是农村社会矛盾的焦点,尤其是2004年中央采取"两免三补"等支持"三农"的一系列措施,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农民更加重视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数量剧增。农村土地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将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形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重新整合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作为大会的主要内容,被灌输了新的定义。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将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