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消费不振是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介绍了三种消费理论,即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并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运行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软肋,内需不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我国面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增大的趋势,这构成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隐患。贫富分化对国民消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呢?本文根据经过改进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利用1987年~2006年居民消费、收入等相关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减小,且其长期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本文拟对西方消费理论进行梳理,借鉴其可用的观点和见解,以此探索我国的消费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不均是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基本上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取而代之的是以刺激效率、促进增长、形成合理收入差距的分配方式。但同时也出现了公认的三大问题: “大”、“斜”、“乱”,由此造成了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并成为制约启动消费需求的关键。因此,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扩大内需,还必须从调整收入分配不均入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焱 《财贸研究》2002,13(3):35-37
信息消费在我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跟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而收入、信息产业结构不协调、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和认识水平是影响信息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蒋序怀 《消费经济》2000,16(5):33-37
信息消费是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为消费客体的消费活动。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消费,尤其是新兴信息消费渐成时尚。信息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居民信息消费的热点、特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在通过城乡信息消费水平及中外居民信息消费水平比较的基础上,剖释出当前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瑶 《北方经贸》2000,(2):84-85
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根本性的质的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过剩经济时代.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有钱没"票"买不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发愁了.但是,过剩经济时代带来的市场商品普遍地供过于求,产品价值实现困难,企业收益下降,开工不足,职工收入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慢等等困难,也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影响消费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收入分配应当是影响我国消费者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收入差距扩大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利与弊,进而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是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最后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国内需求持续增加,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却逐年减少,内需不足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居民收入分配不均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整体,城乡和结构方面测度了收入差距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着力分析收入分配不均等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主要作用点,最后根据所的结论,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启动我国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宇 《消费经济》2004,20(5):27-30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出现了新特点,具体表现在投资、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扩张、居民收入增加等因素均未能启动消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抑制消费的周期性因素虽有缓解,但长期性因素仍然存在;二是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明显增加。要启动消费,除继续解决长期性因素之外,还要采取调整和完善收入再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投入、调整消费品生产结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消费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文章认为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对于准确地把握居民的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收入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消费需求主力的城镇居民,其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事关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结构性通胀、居民收支预期、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环境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信心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从健全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改革垄断性服务行业的工资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消费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改革所得税征管制度和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等方面阐述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持久收入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消费影响较大;上年度文化消费对本年度的文化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本文据此给出了提升文化消费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5):5-8
当前,在利率连续下调及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额仍高速增长的态势,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函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续收入假说和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本文将通过统计建模来检验哪一种消费函数模型更适用于我国当前现状,并因此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解释消费不足的原因。通过使用E.G协整检验进行长期均衡分析,继而建立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以及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彬 《中国物价》2020,(11):3-5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宏观收入分配也逐渐向居民部门倾斜,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相对较快。然而,受疫情冲击,2020年以来居民增收面临工资性收入增长放缓、经营性收入下降、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到制约、转移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等难题。应从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完善资本市场、强化兜底保障、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等几方面着力,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需求持续不振,2008年政府为扩大内需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格局及当前消费需求的特点,分析了收入分配失衡制约着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徐驰文 《商业时代》2021,(20):50-53
建立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城乡消费者收入,是刺激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内循环背景下,探究我国城乡消费者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互动关系,对于助力释放内循环消费活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对城乡消费者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前一期消费需求能显著正向促进当期消费需求;消费者收入...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刺激消费问题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学斌 《消费经济》2003,19(1):57-60
在刺激消费的研究中,有些观点存在谬误,这些谬误可能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误导。本文试就此提出反思,抛砖引玉,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需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投资需求,一部分为消费需求。收入分配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20.
关于消费问题的一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旨在指出传统消费函数理论的缺陷,并根据货币的特点来提出货币边际效用数量弹性比较小这一假设,再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结合商品变化因素在内的消费理论,来更好地解释现实社会中的消费波动,并得出一些基本的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