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在电子支付过程中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信用问题已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一个瓶颈。解决电子支付信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我国电子支付中信用体系是当前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就电子商务信用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我国电子商务体系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传玲 《中国市场》2008,(23):48-49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关于电子商务的负面新闻不断,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电子商务的信用危机日见突出,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信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商务高速的发展,信用体系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概述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问题,分析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阐明构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对策,达到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电子商务的灵魂,信用的流转是电子商务的关键,没有信用的支持,电子商务就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信用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应建立一个以第三方征信机构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信用模式,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网络系统,进一步提升商业信用的质量,形成信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正向"全民网购"的形势发展,并逐步走向"全民皆商"的新型模式。但电子商务信用体制建设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电子商务信用问题、个人信用问题三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信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信任与信用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为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发展就是O2O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O2O电子商务一出现就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由于爆发式的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信用问题尤为突出,阻碍了O2O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目前对O2O电子商务的研究还很少,对O2O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所以研究O2O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目前对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的研究,通过分析信用评价的现状,进一步了解了现有O2O存在的信用问题,对O2O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技术也快速发展,带动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网络成本的降低,使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提升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但是,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迅速也给电子的商务信用带来了风险,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了危害,是现在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所以,在加强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服务体系和运用模式,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问题。本文就现在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电子商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质量信用问题逐渐增多,本文通过资料搜集和淘宝现有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了一个符合淘宝商家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并利用具体商家对体系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角度来看,基于互联网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都非常迅速。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因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动力。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也同时使其信用评价体系的发展完善度不足,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缺陷,导致整体管控力度不够,存在大量难以解决的信用纠纷和治理障碍。为解决以上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法律制度,通过加强对商品源头的管控、店铺管理者的身份限制、整体交易情况的信用评级体系的升级等方式,完善电子商务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影响消费者决策,交易双方的信用难以确保,支付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物流体系滞后制约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政府应从完善信用体系,保障支付安全,加强物流系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零售业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Bto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内容,分析了现有 BtoB 平台信用问题的解决趋势,提出了对企业行为记录连续、动态、实时的反映的方法。开发了 BtoB 平台下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系统。采用大量真实交易数据,经过一年的评估和改善,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信用中介是电子商务市场中的第三方实体机构,其目标是克服电子商务市场的信用障碍与信用风险,提高电子商务市场整体的信用信息与信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在电子商务实践过程中,第三方信用中介平台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制定交易规则、实施交易管理,如实名认证、支付托管、信用评价等手段,构建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用机制,从而实现维护公平交易环境、促进交易达成的目标.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构建结构方程式模型对第三方信用中介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除实名认证对网站信任的作用未通过验证外,其他研究假设均得到了验证.信用反馈机制的有效性、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有效性、沟通及互动机制的有效性对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网站的信任有正向影响;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信任对交易主体的最终购买意向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交易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商务活动的空间,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与实时性,但在线信用的缺失一直困扰着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建立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文章提出,中介组织作为信用信息的收集者和提供者,在参与电子商务之后,将重新配置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影响电子商务交易决策和步骤,改变在线交易者的行为模式和博弈结果,提升电子商务信用,形成电子商务信用建立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者已形成了协同共生的关系。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西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广西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广西跨境物流并不适应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步伐,存在跨境物流体系不完善、区域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模式单一、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论文在阐述广西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策略,旨在为广西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的诚信环境对C2C在线交易的再次高飞至关重要,因此对评价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对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现有信用模型存在的弊端,并在现有信用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商品的交易物价值、近期信用度、评分用户的信用度等要素对模型进行改进,旨在使信用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应已购消费者的信用水平,从而增加潜在消费者的信任感,更好地促进C2C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市场下声誉问题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对一般网络市场声誉评价机制设计以及声誉评价系统的效率研究上,对于网络环境下逆向选择问题对声誉机制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分析。文章以淘宝网香水市场交易数据为样本,对逆向选择环境下网络市场声誉机制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本土性特征的淘宝网声誉机制能够有效抵消网络市场逆向选择问题,但是,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声誉评价系统作用的发挥。文章还基于声誉机制模型在解决逆向选择时的缺陷,提出了声誉机制的改进模型,试图能有效地激励卖家与买家以诚实的交易来获取声誉度。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对社会各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支付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缺陷。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商务支付产生的影响出发,对中国特色的B2C和C2C电子商务支付方式做出分析,并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网上支付运行现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