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使用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量及贷款利率三个变量,选取了2005年7月-2010年12月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10.0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同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开始出现递减效应,而通货紧缩现象似乎仍在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以配合两大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股市已成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达到对股市进行干预的目的,央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应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股市影响的不同程度与时滞因素,择机选择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是渐进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整理众多学者对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的相关文献,选取1992年到2019年的月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两者的内在关系,从结果来看,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指数并不存在长期的内在关系,但是二者也拥有着一定的联系,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制定时没有找到有效刺激股票市场的途径,货币当局需要深入政策对于股市影响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近年外汇储备量FR和货币供应量M2为依据,运用Eviews 5.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对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利用1985—2007年之间的年度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央银行量化其政策目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数量化有利于降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同时.研究结果证明央行公开其数量化政策目标要比达到该目标更为有效.明晰的货币政策目标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有利于引导公众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各国货币当局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其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传导渠道作用,中间目标选取的适当与否影响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简单说明了国内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历史演变;然后,针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从正反方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的选择问题;最后,从中总结出对我国今后制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1991年8月至2010年7月一级市场实际募集资金、上证指数及深成指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股市波动与股市募资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股市波动是股市募资的原因,其中深成指对股市募资的影响较大;股市募资对股市波动短期有强劲的响应,在长期趋于稳定;股价指数和股市募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和股票交易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考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具有长期效应。本文认为,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意义不容抹杀,但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框架下,运用福利损失函数和脉冲响应方法研究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规则相对于利率规则,使外生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更持久,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应该逐步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转向利率规则;在一定条件下,前瞻型利率规则、后顾型利率规则和泰勒规则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相差不大,从便利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后顾型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成本渠道传导机制——来自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未预期的利率紧缩冲击在短期内将引起投资水平下降,产出减少并且价格下降.但是实际中,利率冲击在短期内往往引起价格上升.成本传导渠道从新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利率冲击的传导机制,较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验证了我国成本渠道的存在性并检验其效应,发现虽然成本渠道效应小于需求渠道效应,但是利率...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事件研究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993年以来央行的13次利率调整对沪市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股市对利率调整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滞后性和条件性,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变动与股价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理论与现实中都具有可行性与缺点。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已经存在被利率所取代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比较性地讨论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在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并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