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萍 《大经贸》2004,(10):44-46
在加入世贸之后的实际运作中,中国政府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也成为众多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频频发难的利器。不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中国本土市场,中国企业在经贸竞争中受到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可以说仅仅次于反倾销的威胁,而其影响比反倾销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输向世界各地市场之际,一个比反倾销和一般性技术贸易壁垒更高层次的贸易保护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引起的纠纷纷至沓来,知识产权竞争正成为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更高层次的竞争,知识产权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手段。中国大量出口甚至将来大量出口的机电产品如 DVD机、彩电、电池、摩托车、汽车等正全面遭受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中韩彩电回应反倾销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应反倾销在国际反倾销和对中国反倾销中大量存在,美国对中国彩电回应反倾销动因在于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还力求维持当今世界彩电市场的局势。面对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和韩国彩电回应反倾销.我国企业应积极应对才能争取和保护好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反倾销,就是指为了保护本国的商品市场竞争力,抵制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倾销的措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保护期过去,中国企业遭受到的反倾销应诉案件也日益增加,而在这些案件中,中国胜诉的概率相当之低。中国企业败诉的原因有很多,而会计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反倾销的概述,以及会计在反倾销应诉案件中的重要性,分析会计在反倾销案件应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快对有关市场秩序与市场行为法律的调整 ;☆贯彻非歧视原则精神 ,欢迎外商进入中国市场 ;☆以反倾销 ,反补贴为重点 ,政府要做好中国国内市场的规范与引导 ;☆提高中国企业与民众的服务贸易意识 ;☆加强对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 ;☆真正尊重和保护中国的私营经济成分、个体工商户参与国内市场国际化乃至走出国门 ;☆重视发挥行会的作用 ,通过行会将政府调控、规范市场的意图有效地体现出来 ;☆熟悉WTO规则 ,维护中国企业利益 ;☆在全社会培育信用意识 ;☆参与经济全球化 ,缩短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后,外国产品比以往更强劲的势头更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势必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反倾销应成为中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产品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措施。但从反倾销的现状与实践来看,中国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市场的障碍重重,这需要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一致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最大受害国。原因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不公正、歧视性待遇,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国内企业出口秩序混乱,缺乏完善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反倾销应诉机制等。中国企业应改变产业结构,使出口产品多元化;推动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培养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积极应诉保护市场,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加紧培养反倾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实施价格承诺,尽快中止反倾销调查;企业从容面对,据理力争,尽量避免被他国反倾销。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企业得以在更广阔的市场开展国际贸易,国内企业也可以更大范围接触外国公司。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急速扩张,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企业心中已不仅仅是贸易救济手段,更是其拓展国际市场的一把利器。在中欧校友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北京分会举办的一次知识产权研讨会上,记者遇见了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管理合伙人林艺思律师,就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如何更好  相似文献   

9.
王纪忠 《北方经贸》2004,(10):51-52
世界各国纷纷运用反倾销武器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国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得竞争优势的同时 ,在本国市场上又以反倾销手段排挤外来产品 ,我国出口产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连续遭遇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控诉 ,国内企业也应该很好地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刘松涛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180-180,18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中自由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反倾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保护本国利益的最佳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诉讼,这对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造成严重的困扰。在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应诉中,有很多事项涉及会计的专业问题。因此,认真应对反倾销调查,用有力的会计信息积极应诉,继续推进和扩大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苏平 《北方经贸》2002,(10):80-82
随着越来越多的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案件的申请 ,中国企业从不敢应诉到第一起胜诉 ,走过了艰苦的历程。加入世贸组织后 ,欧、美将更频繁地利用反倾销———在世贸组织中具有合法外衣的贸易保护手段 ,压制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 ,达到保护当地企业的目的。在中国 ,倾销与反倾销贸易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是WTO允许其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 ,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近年来 ,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屡遭反倾销调查 ,给我国外贸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商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的原因非常复杂 ,亟待找出原因 ,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反倾销措施不断加强的同时,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更为严格的337条款作为保护其贸易的手段,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利益,跨越美国337条款这道贸易壁垒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反倾销措施不断加强的同时,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更为严格的337条款作为保护其贸易的手段,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利益,跨越美国337条款这道贸易壁垒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是在进口国未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前,通过会计信息记录,对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状况及对我国产品的进口国市场的进口量、价格走势以及同类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等重要参数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数量进行跟踪监测、对比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反倾销会计保护的前置化,避免反倾销的发生.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可以有效指导国内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为出口企业制定正确的定价战略,避免遭受反倾销诉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定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会带来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本文通过简单竞争模型以及统计分析和描绘性分析着重考察了反倾销保护对出口国的市场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保护导致了中国对其彩电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并进而引起了中国的彩电出口向未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即反倾销保护导致了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贸易中,对出口方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被认为能够为进口方、即反倾销发起者提供有效的贸易保护。但是,如果在对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的分析中同时考量第三国市场,则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很可能低于发起者预期。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第三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措施使中国受限产品发生了贸易偏转并挤占了反倾销发起方的海外市场,从而降低了美国反倾销贸易救济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美中的贸易摩擦和救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贸易政策制定及今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关税、出口补贴、许可证等贸易保护工具都被不同程度的加以限制,而反倾销作为正当的自我保护手段,则成为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手中的法宝。截至2001年3月,我国的出口商品共遭遇反倾销调查422起。在裁定的倾销成立的案件中,中国占总案件的20%,位于全球之首。反倾销除了使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锐减甚至丧失并扰乱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外,还影响到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对中国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遏制了中国新兴工业的形成与发展。我国为什么成为各国反倾销矛头指向的对象呢?(一)西方国家从政治体…  相似文献   

19.
周灏 《商业研究》2007,(9):167-172
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中国在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同时也拿起了反倾销的武器。通过我国对反倾销的一些数据统计,反映了中国对外进行反倾销中呈现的若干特点和趋势,说明了反倾销是维护了公平的贸易权,显著增强了国内对市场的有序竞争。为了更加完善我国对外反倾销;为了我国的正常利益,还要适当提高对反倾销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日益活跃,中国产品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在针对个体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中,被调查企业通常具有强烈的应诉动机;但在针对整个行业的反倾销讼案中,个体企业往往不愿积极应诉,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规避反倾销调查只是权宜之计,反倾销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行业协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