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一、概述MSTP是基于SDH传输平台,同时实现以太网、ATM,TDM等多种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输的技术。近年来,MSTP线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在MSTP线路组网环境下,路由协议无法通过检测MSTP线路状态实现快速收敛。因此,本文将对MSTP线路组网环境下加速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收敛的主要技术进行探讨。二、加速静态路由收敛的主要技术当广域网线路采用MSTP以太网线路时,由于以太网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始终保持up状态,使得静态路由不能感知MSTP线路的中断情况,导致静态路由无法及  相似文献   

2.
POS接入路由器在银行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S接入路由器(以下简称“POS路由器”)就是在路由器上加插一块POS功能卡(FCM)以实现POS接入的路由功能,基于路由器的POS接入解决方案与网络接入控制器(NAC)接入技术相比,具备网络结构更简单、IP特性更丰富、支持EMV卡标准等优点,安全性、灵活性及可靠性均超越了传统的NAC。目前使用路由器实现POS的接入技术已被广泛采纳,下面结合实际业务讲述POS路由器在银行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3.
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是一种非常完备的点对点链路协议,它提供了丰富的链路控制功能,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上层协议的接口。利用PPP,除了可以提供类似的HDLC的点对点接入外,还可以实现线路两端的参数协商、线路对端的身份鉴别、多条链路捆绑(MultiLink)、链路通信质量监控、压缩和加密。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网络热备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故障,ospf路由协议的路由汇总功能导致两条静态路由之间无法按权值大小实现正常跳转,使网络线路的热备功能也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导致通讯故障。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09,(7):86-8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成为趋势。融合路由、VoIP、传输:安全、终端接入等多种功能的路由器也已不再是新鲜事物。随着IP接入成为趋势,一种兼具路由器和交换机两者功能的网络设备——路由交换一体机也应用而生。由于其易于部署、配置简单,且集成多种业务于同一平台上,能有效降低网络的复杂性、IT人员的学习成本及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逐步成为金融分支机构广域网接入的热门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需求分析 目前,金融机构或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较多的Internet接入点,这些接入点分布在企业的各使用部门或分支机构,为企业利用互联网获得和发布信息提供了较大帮助,但是由于Internet接入点的过于分散,过多的接入点造成了接入线路的重复投资,同时还存在着接入方式多样、接入技术不统一、安全强度不高、安全隐患多、不能有效监控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银行系统业务网和办公网与互联网已经实现严格的物理隔离,在内部网络运行中,已形成有效管理和控制模式,但在互联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有效规范互联网的使用,管理互联网上网行为,防范信息类风险,太原中心支行组织建立了山西省人行系统互联网一点安全接入方式,整合省、市、县三级的互联网接入,减少各单位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建立统一的安全防护策略和防护措施,实现实时监测和管控,有效防范互联网信息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江苏省内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与其市中心支行的网络互联是通过专线经中国电信的x.25分组交换网实现的,没有其它备份线路,一旦线路或路由器出现故障,电子联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货币发行管理等业务系统就不能与中心支行的业务系统实现正常通信,这不仅会影响本行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可能会影响上级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法是,购买一个路由器作为备份路由器,再租用一条其它方式的远程连接线路作为备份线路,这样的备份设备费用至少15万~2万元.如果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dows NT Server 4.0),使用其免费提供的请求拨号路由服务,就能实现临时应急备份路由.下面对Windows2000的请求拨号路由及其安装配置做一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由于公网IP地址有限,不少ISP都采用多个内网用户通过代理和网关路由共用一个公网IP上Internet的方法,这样就限制了这些用户在自己计算机上架设个人网站。要实现在这些用户端架设网站,最关键的一点是怎样把多用户的内网IP和他们唯一共享上网的IP进行映射!就像在局域网或  相似文献   

10.
陈海鸿 《金融电子化》2000,(12):37-39,50
介绍通过路由再分布技术实现多个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