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英、法、日四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别具特色的财政性拨款制度,对我国高校效率化拨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分析四国在拨款权责分配、机构设置、方式采选等方面的优势,剖析我国现有拨款机制的不足,提出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的方法路径,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绩效拨款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和尝试的财政拨款新模式,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内涵式发展内涵、特征的分析,结合美英等国外高校绩效拨款的实践和广东省高校样本数据,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性地提出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却显不足,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日益加深.在现阶段,财政资金显然没有能力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总量严重欠缺,同时在现有拨款模式下,极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改变我国以政府直接性投入为特点的经费拨款模式,引入评估性竞争机制,以绩效为拨款向导,以效益为约束机制,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现阶段合理配置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历经多次变化,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拨款模式,尽管我国就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展开了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不足以及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拨款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财政拨款相对稳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预算拨款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共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益,探索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方式以缓解供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探讨了如何改进单一的基数加增长的财政拨款模式,建议在财政拨款中适当引入绩效指标,以办学效益高低和办学质量评估结果等作为专项拨款的参考依据,推动高等学校注重教育质量,节约经费,提高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高校出现的财务危机已成为制约其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困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原则与方向是:遵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体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保持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原则;增加财政拨款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路径:一是适时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中介机构;二是保证高等教育的拨款规模;三是财政拨款对象应惠及更多民办高校及支出项目;四是调整财政拨款的支出项目及内容;五是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日益壮大和财政投入资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投资的收益与产出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和专家的重视。绩效拨款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拨款,在公办高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十八大提出高校要通过内涵式道路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对内涵式发展内涵及与高校绩效拨款关系的分析,结合英国高校绩效拨款的实践,探索性地提出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面临理念、组织结构、内部管理等诸多难题,如何实现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基于对国内外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的讨论分析,探讨建立高校二级学院基于综合改革拨款机制的新型管理体制,在对其内涵意义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二级学院基于综合改革拨款机制模型,可以实现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构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高校内部相协调的管理新机制。数据模型根据教育部属高校特点建立,对高校二级学院拨款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拨款模式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分配的择优性和效益性不强、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梳理总结,结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绩效拨款主体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高等学校分类分层评价体系;推行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健全评估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着投入不足、效益不高、事权财权不统一、拨款依据不合理、收费标准不科学、多元化筹措政策力度不够、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需要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明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分工。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通过采取财政拨款为主渠,经费逐步增长;促进社会捐资,实施基金运作;科学确定教育成本回收政策;多重目标合理拨款;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支持私立高校发展;加强评估投入:实行法人治理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美国州立大学绩效拨款的经验为例,旨在分析绩效拨款在政府教育支出中的作用。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别将政府和高校作为绩效拨款的委托方和代理方,以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出发点,结合美国部分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分析绩效拨款模式的利弊,讨论在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拨款领域实行绩效拨款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等教育经费作为公共财政组成部分,对教育投入的绩效情况、效果如何没有做出有效的评价,导致教育投入的效能无法比较,效果无法科学、准确、规范地评价。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投入产出理念,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趋势。将财政拨款与高校绩效评价挂钩,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与绩效相关的拨款机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理论界、政府部门和高校共同关心的话题。文章通过回顾历史沿革,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教育资源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关涉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问题,向政府和高校提出重新审视现有的拨款体制、改变现阶段结构性经费不足问题、重视预算管理等建议,从而既要确保政府拨款的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用时又须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办学权,促进高等院校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作为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持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建设的空VS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VS多,评价结果运用的多VS一,需要采取相应举措应对相应问题,行政主导的组织机制,全面铺开的运行机制,绩效拨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负债谈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我国高校的债务风险可能演变为债务危机,文章认为宜从改革高校经费财政拨款模式、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建立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集模式来化解现有债务风险及实行制度创新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等教育经费危机愈来愈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如何摆脱教育经费短缺的困境是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在探讨的热点。通过对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在政府投入、资助制度、私人捐赠、财政拨款机制、学费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了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着投入不足、效益不高、事权财权不统一、拨款依据不合理、收费标准不科学、多元化筹措政策力度不够、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需要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明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分工,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通过发挥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化、采用多重目标合理组合的拨款公式、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拨款的力度与效益、改革高校财务制度、鼓励创收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社会各界在接受“缴费上大学”观念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成本也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成本分析既是确定学费标准和教育拨款标准的依据,也是维护学生及家长对高等教育成本的知情权以及促进高校自身改革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的构成,提出了改进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欧美主要国家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构建、运行和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比较借鉴,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主要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省级非教育部门主办的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经费统计口径的分析,认为尽管没有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其财政补助收入仍来源于政府预算,其事业支出也是各高校围绕高等教育事业开展的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因而应当把这部分高校的财政补助收入统计进入教育事业费拨款中.这不仅丰富了教育经费统计报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保护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