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茂华北区域公司(以下简称:金茂华北)自成立以来,始终强化使命意识,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生产、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载体,持续将打造"红色火焰"党建品牌与传承金茂企业文化、传承中国中化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强化企业党组织对员工的政治引领、文化凝聚、成长激励,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人无精神不立,企无文化不兴。广东联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传承“人民邮电为人民”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个融入”为抓手,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宣贯方式,讲好文化故事,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融入理想信念锻造、融入改革发展大局、融入服务职工实践、融入社会责任践行,锻造了具有广东联通特色的“创新、奋斗、担当、执着、奉献、服务”排头兵精神,用文化凝心铸魂,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奏响了一曲铿锵有力的“文化”赞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0年为一个甲子轮回,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广大员工恰恰在奋斗中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奋斗出思想,奋斗出精神,奋斗出效益,奋斗出文化,作为以食品经营为主业的国有企业,上海糖酒人就是在60年奋斗的基础上,经过探索与追求、借鉴与对标、开拓与拼搏、传承与打造,逐步形成了凝聚上海糖酒人集体智慧、积累上海糖酒人精神财富、具有上海糖酒人自身特点的和·搏文化。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集团公司60华诞前夕,笔者应邀考察、采访了这家远近闻名的企业,对他们打造的和·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成思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3日-15日,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D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上,十大精神脱颖而出,当选"新中国60年十大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以革命文化为魂,以传统文化为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己任,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把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本文以油田企业文化资源为主体,梳理油气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解析了油气文化资源的自身特色,探索了油田企业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贺云 《中国审计》2003,(8):16-18
公司精神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经营优势,其具体内涵包括使命感价值观、公司哲学与经营理念以及群体意识与道德规范三个层面。而以公司精神导向的企业文化可以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以人本为核心的团队文和以规范为基础的创新文化。企业要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以公司精神为魂,以业文化为脉,围绕公司精神培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姚展雄 《经营者》2004,(7):152-155
“七匹狼”产品的诉求时象是奋斗中的男性,它把奋斗中的男性所经历的那份沧桑,那种独具魅力的成熟,透过产品尽情地渲泄出来。“七匹狼”以“倡导男仕族群文化”为已任,将时尚文化与男仕精神相对接,并将根据这个主题讲述更多、更精彩的创业者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六局)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全面聚焦“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传承创新发展,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外延,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激活企业文化活力,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初冬的太原,风和日丽,如春似秋。2007年11月9日至12日,"中外企业文化太原峰会"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宾馆隆重举行。会议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企业和谐文化"这个主题,就"国际化进程中的企业跨文化融合"、"弘扬晋商优秀文化的时代意义""、坚持科学发展承载社会责任""、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途径与方法""、企业文化的接力传承与创  相似文献   

11.
企业工匠精神是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至此,工匠精神逐渐走向公众视野。企业工匠精神是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传承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推进途径。本文以企业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构建为主要目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既有其封闭落后的一面,又有其精华所在,是一种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的雄厚资源;开掘这笔社会财富的价值,在于你能否将小生产社会所遵循的和谐,升华到社会大生产的新伦理之中。我国企业的特色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素质,既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以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发掘其意义,彰显其价值,发挥其功能,这种再发现、再阐释、再运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充分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是中国企业形成管理强势的必然选择。 ——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3.
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四区紧密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教育主题,扎实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系列活动,以"铁人光辉伴我前行"系列活动为载体,探索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发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山钢集团重组五年多来的探索实践中,坚持以文化融合创新,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含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了传承借鉴、融合创新的创建特色体系,“共赢文化”成果已成为引领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王开良 《企业研究》2004,(35):24-29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既有其封闭落后的一面,又有其精化所在,是一种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的雄厚资源,开掘这笔社会财富的价值,在于你能否将小生产社会所遵循的和谐,升华到社会大生产的新伦理之中。我国企业的特色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素质,既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以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发掘其意义、彰显其价值,发挥其功能。这种再发现、再阐释、再运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充分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是中国企业形成管理强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君霞 《活力》2022,(23):16-18
中国人自强不息、英勇无畏,千百年来皆是如此。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把这种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加具体化。长期的奋斗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构建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谱系,将政治品格、民族风格显现得更加具体。当下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节点上,因此要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全面理解。与此同时,要从本土红色革命着手分析,并以本土红色文化基因为落脚点,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理解和传承,以此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根据本土文化,本文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着手,并与荆州红色文化基因进行融合,以此对本土红色文化进行解析,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段晓岚 《现代企业》2023,(1):156-158
新时期,建筑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共同参与到企业建设中,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铁道兵精神中的文化底蕴深厚,将铁道兵精神贯穿在建筑企业整个发展周期中,可为企业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好将建筑企业文化创新建设与铁道兵精神融合起来,实现铁道兵精神传承和弘扬,进而提高企业职工思想认识,实现精神层面的顶层建设,赋予企业新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三十年实践理论盘点,三十年文化管理回顾"为主题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理论创新论坛近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大庆炼化公司是中国石油的地区分公司。自2000年10月开始,先后经过3次重组。9年来,公司始终秉承中国石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在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五统一”原则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唱响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打造“三相”炼化团队,努力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相似文献   

20.
一、创建中国人保“人本”文化体系
  中国人保历经近六十五年的开创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保险市场的壮大,造就了中国保险业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品牌—PICC,并确立了“求实、诚信、拼搏、创新”的人保精神和“风雨同行,至爱至诚”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人保文化载体传承中国人保的企业文化理念,实现了文化载体和精神理念的紧密结合,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