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华  周程 《国际融资》2003,(7):12-15
当股市低迷时,他以“暴雨过后是晴天”激励股民;当牛市冲天时,他以谨慎的乐观提醒投资者。我们经常听到他对股市的精辟分析,我们至今都仍然记得他在2000年时对股市的准确预测。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股民都熟悉他的名字——萧灼基,大家都尊称他为萧股市。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从理论经济学转向研究资本市场的专家。他虽贴近市场,以研究资本市场的实际问题见长,但从不评论个股。他虽从事教学数十年,但不认为自己是纯理论家。从资本市场高层管理者到普通股民,都对他的评述十分关注,津津乐道。年近七旬的萧教授,思维敏捷,神采依旧。今天我们就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企业海外上市等问题,与他谈股论金  相似文献   

2.
《理财》2012,(12):12-13
套用老话,十年磨一剑。放到中国股市场上,却是用年磨出了一个"熊冠全球"。即便这样,中国股民依然热情依旧,前仆后继地充当着投资市场中的中国"股"灰。乐于打新,乐于抢筹,乐于坚守。中国投资者(典型代表是中国内地的中小股民)用自己的参与推动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蒸蒸日上。在年的百万人潮抢购抽签表时,整个深圳街巷人满为患,对于资本市场刚起步的中  相似文献   

3.
天勤 《国际融资》2009,(2):31-33
“辛辛苦苦很多年,一下回到解放前”,2008年跌跌不休的中国股市镌刻千万股民心中永远的伤与痛。据国内某财经网站近期对13166人所作的2008年证券市场投资者调查显示,有83.09%的投资者表示在2008年股票市场中亏损,其中亏损50%~70%的投资者有4411人。这样大面积的亏损,深深刺痛了中国股民的心,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敢期待有一个有点儿温乎气的2009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008年2月28日表示,机构投资者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6-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空前的大牛市,使得各种金融机构、企业、广大群众和国家财政收入都受益,内需增长强劲,中国经济也由此实现了空前的增长。然而,自2007年10月上证指数从6100点下落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至2008年9月回落到1800点.下降幅度高达70%,由此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丧失殆尽,内需的增长受到极为严重的制约。在此,笔者仅就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因素加以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曹凤岐 《投资北京》2008,(11):35-3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股市风雨18年,暴涨暴跌18年走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股市有16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到过32万亿。但到今天.中国股市连IPO都无法进行,再融资也近乎枯竭。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就回归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赚到钱。  相似文献   

7.
井华 《国际融资》2007,(10):22-31
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可以说目前是评价最好的时候。中国证监会这样评价,学者也这样评价,机构投资者这样评价,股民也这样评价。但是,评价再好,也是此时此阶段的一种评价。况且中国人评价事情,很有点儿辩证思维,常见的说法诸如机遇与挑战并存等等。其实,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当然,什么事情都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只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这种状况更牵动全局,更受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资产组合理论角度来看,国际资本的流动是投资者收益和风险权衡的产物。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市场上各类风险腾挪跌宕、起伏变化,全球投资者(机构或个人)资产投资配置策略的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由于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资产同样被视为风险资产,因而,一旦出现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就会有国际资本流出中国市场;而市场风险相对缓和时,又会引导国际资本重新流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股市的大幅走低,为中国大部分新投资者补习了投资的重要一课——风险意识。2006~2007年,中国近乎两年的大牛市孕育出了一大批新投资者,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基金”这种专家理财的模式。这批初入股市的淘金者充分享受到了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两年中,每年的收益都在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创新”被称为2012年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关键词,很大原因来自监管层的“顶层设计”。回首这一年,“忙碌”是证监会给数亿股民与跑口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为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强大的资本市场,证监会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新股发行、退市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规范公司治理,大力发展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缺少效率,正处于艰难的调整过程之中,其主要障碍是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弊端。应从结构调整入手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并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转变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由国企圈钱和脱困转为优化资源配置型,由重点保护上市公司转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二是增加市场层次,完善市场功能;三是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四是用5—10年时间解决国有股全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金思 《证券导刊》2008,(22):67-68
2008年6月17日,三一重工股份全流通,从此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而全流通时代,对我们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尚福林 《深交所》2006,(12):59-62
一、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转折期,迫切需要在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从资本市场发展全局看,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对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完善市场功能,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当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  相似文献   

14.
A股市场是世界资本市场中的一朵奇葩,各类怪象一直在挑战投资者的想象力。作为连续数年全球垫底的市场.被国内外投资者诟病颇多,其中尤以退市制度一直保持着“中国特色”,很多年没有与国际接轨的迹象。从任何角度说,连续五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退市.这是国外投资者难以想象的,一个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两大市场的退市率一直在6~8%。  相似文献   

15.
贾肖明  丁侃 《深交所》2007,(2):18-20
资本市场发展同经济地位不相称.“标兵”面临变“追兵”危险 2006年,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迈向辉煌的一年。恢复新股上市,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收官迈入全流通时代,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蓝筹航母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证指数全年大涨130%,让股民和基民充分感受了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本的一个场所、一种运行机制,必须具有这样一种功能:按最佳效率原则,把资本从投资者手中转移到使用者手中,按照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本文以美国OTC市场为例,从多层次资本框架的角度研究OTC市场在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结构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分析其成功经验,探讨其对中国市场适用性,提出建立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蹄疾步稳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有活力和效率的一环,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取得很多积极进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速度加快,驶入快车道。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双向开放一直稳步推进,1992年建立B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开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蹄疾步稳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有活力和效率的一环,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取得很多积极进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速度加快,驶入快车道。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双向开放一直稳步推进,1992年建立B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开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卡》2009,(1):32-34
200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云谲波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骇入听闻的暴跌阶段。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化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投资理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年初大家还对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忿忿不平;年底,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各种理财产品交出亏损过半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家》2014,(1):71-73
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波澜起伏。经历了“史上最严监管年”,市场各方进一步归位尽责;“注册制改革、优先股试点、投资者保护”等顶层设计开启了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新征程。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本刊盘点2013年资本市场十件大事,审视改革路上的坎坷与羁绊,呵护每一位投资者的利益,与读者共同关注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