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与城市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入手进行分析 ,探讨了其局限性与不足 ,进而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然后 ,对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方式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中国农业史的一章一节是广大农民群众经过代代努力,前赴后继编写出来的.尽管有的封建统治者时有展现利民治国的举措,那多是广大农民群众坚强勇敢斗争的成果,并非统治者所谓"天才智慧"的开创. 相似文献
3.
我国一直被称作是农业大国,其实不然。200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4.25%,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7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粮食、棉花、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只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有许多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近13亿人口,其中9.35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5.22亿人,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4.
王篆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5,20(1):88-9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消除体制约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小城镇找到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刘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6):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屯转移策略做了分析,从多种途径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而探讨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农村教育出发 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琳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5,20(4):92-93
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要在各省市建立“农民工输入、输出基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相似文献
7.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小康社会的一部分 ,农业、农村、农民 (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历史上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这说明“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部农耕文明史 ,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首先 ,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 ,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社会 ,对全国来说至关…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考虑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及其产生原因出发,以“三农”问题与经济法的契合点为分析点,阐明了经济法律制度是“三农”问题保障的核心制度,并探讨了这一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从战略高度关注“三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眼,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权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研究和阐述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战略、重要途径与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有近九亿农村人口,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从中国的实情出发,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这一部分,是八大任务中的第二大任务,就是要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我总的感到,领会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认识“三农”工作必须做到重中之重,抓好“三农”工作必须做到城乡统筹。这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掌握的要领。一、认识“三农”工作要做到重中之重为什么要将“三农”工作放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认识,我看中央已经给我们带…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6):F0002-F00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农村改革走过了20多年的光辉历程,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1990年-2001年农民纯收入增长4.48%,仅为同期城镇增长的64%;二是农业发展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盲目等问题十分严重;三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村医疗、保险、教育等事业发展极端落后。 相似文献
15.
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宏观经济研究》2005,(10):22-28
“十五”期末,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和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作用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趋好。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供求矛盾趋于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增收幅度由低走高,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这些良好的局面为确保“十一五”时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历史性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成因颇多,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经济和技术原因又有制度原因。"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问题,全面解决的难度非常大,采取多种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真正把握好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折,形成了新的起点和突破,新的着力点。只要正确把握,因势利导,深化改革,谋求新思路,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后发型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特殊性看,“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既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前存在的,如农业管理体制中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相互脱节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又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形成的如政府行为和政策调整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新问题。其中许多矛盾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反映,或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矛盾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体现。比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益突出,理论界和决策层逐步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围绕”三农”问题,理论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致力于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