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所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使得跨国公司在华的商业贿赂活动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在对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特征及其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监管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必须进一步推动规范的市场经济建设,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形成对跨国公司行为的有效监督与约束机制,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2.
雷水秀  刘芳 《特区经济》2008,(5):141-142
近年来,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贿赂现象,几乎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采购领域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部分,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商业贿赂进攻的主要对象。本文结合政府采购工作实际,就商业贿赂在政府采购领域领域形成的原因,作些浅显的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是行贿人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或获取超额利润而对潜在的交易方进行贿赂的行为。从市场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消除了经济外部效应的有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贿赂没有生存空间。商业贿赂与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两者存在高度的依存关系,并以经济的外部性环境为其生存的基础。公共领域因其所固有的不排他特征而存在经济  相似文献   

4.
张晓涛 《特区经济》2010,(11):249-250
本文从跨国公司视角剖析了商业贿赂犯罪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在梳理、归纳国内现有的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艳丽 《中国经贸》2009,(24):82-82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商业贿赂问题却愈演愈烈。本文从商业贿赂发生的原因入手,对商业贿赂问题的解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是行贿人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或获取超额利润而对潜在的交易方进行贿赂的行为。从市场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消除了经济外部效应的有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贿赂没有生存空间。商业贿赂与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两者存在高度的依存关系,并以经济的外部性环境为其生存的基础。公共领域因其所固有的不排他特征而存在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政府采购的公共属性导致政府采购活动存在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政府采购的公共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政府采购活动容易产生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7.
目前,商业贿赂遍及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其根治刻不容缓。商业贿赂违法的定性,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前提之一。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有利于增强反商业贿赂的决心;把握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和特征,有利于司法和行政机关对商业贿赂违法的认定,以便有效查处。  相似文献   

8.
目前,商业贿赂遍及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其根治刻不容缓.商业贿赂违法的定性,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前提之一.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有利于增强反商业贿赂的决心;把握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和特征,有利于司法和行政机关对商业贿赂违法的认定,以便有效查处.  相似文献   

9.
合规一词从英文"compliance"翻译而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合规"泛指企业应当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狭义的"合规"则主要指强化反对商业贿赂方面的合规.跨国公司近几年出现的"合规"问题更多集中体现在商业贿赂方面,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合规经营管理的重心. 国际上加大了打击商业贿赂的力度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加大了反对商业贿赂的力度.2000年,联合国秘书长联合一批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发布了《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其中第10项原则就是反商业腐败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合规一词从英文"compliance"翻译而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合规"泛指企业应当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狭义的"合规"则主要指强化反对商业贿赂方面的合规。跨国公司近几年出现的"合规"问题更多集中体现在商业贿赂方面,因此,打击商业贿赂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合规经营管理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在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好处的同时,其寻租行为也令人深思。本文阐述了在华跨国公司的寻租问题,并分析了其寻租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跨国公司寻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命脉的掌控者。本文试图站在跨国公司与跨文化管理背景下,从大量的案例调研结果出发,结合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演进分析,提出跨国公司管理者素质结构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战略并购: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立峰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85-87,144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彭颖 《特区经济》2011,(7):241-24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扮演着经济社会的重要角色,并推拥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走向未来。作为一个发展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跨国公司,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走向强国之列的必然。文章从企业战略联盟及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资金管理策略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云安 《特区经济》2011,(4):102-103
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资金、人力和物力等企业资源,其中,对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成了跨国公司各项业务的首要,是跨国公司管理的核心。为了有效推动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制定了严密的资金管理目标、策略,同时对资金管理技术也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划。面对跨国公司全球资金管理策略,中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在利用好外资的同时,防止外资运动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近年来披露的腐败官员的案例为基础,以涉及省部级腐败官员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腐败、审计师选择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行贿的公司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非行贿的公司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行贿公司的公司价值在短期内显著高于非行贿公司;以审计师选择为传导机制与实现途径,官员腐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会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博 《特区经济》2009,(6):275-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我国跨国公司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日益频繁,外汇业务迅猛增长。尤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日益突出。加之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频繁,外汇风险给我国跨国公司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以及现阶段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华 《特区经济》2010,(12):107-110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概况做了描述,中国已渐成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其次在对跨国公司为争夺我国市场、争夺我国人力资源和进行技术控制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知识扩散和技术溢出、人才培养、市场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R&D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9.
In response to the 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at devastated the Korean economy, the government performed promotional efforts, comprehensive structural reform, and implemented policies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hile the Korean government announced deregulation plans to support foreign companies, the public also became more aware of the need for foreign capital to overcome the crisis and revive the economy. The change of atmosphere and the perception on the need to induce the inflow of foreign capital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he crucial role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ir efforts to achieve market recognition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have provoked this study on the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Korea. Investment purposes, entry methods, and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b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Korea were the variables that lead these companies to respond to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